-
内容大纲
-
作者介绍
李希贵,山东高密人。北京市第一实验学校校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并实施了以课內大量阅读为基础的中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主持新学校行动研究,推进育人模式改革,在实践中构建了治理主体多元、管理结构扁平、课程多样可选择的生长性学校生态系统模型,让教育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唤醒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初步形成了学生自主生长的学校生态。出版有《学生第二》《面向个体的教育》等专著。先后参与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起草调研工作。 -
目录
壹 教育的价值选择: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
我们的担当:追求分数以外更重要的东西
教育的价值追求: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他自己
教育的另一种诠释:发现和唤醒
让育人目标落地
贰 课程决定学校形态:以校为本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问题和困境
分层、分类、综合、特需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特点
实施大小学段
全面实施选课走班
编写标准细目,让课程标准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依据
让资源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让课堂成为学生与教师、资源和环境互动的舞台
建立评价与诊断平台
让学校步入“云端”
叁 教师转型: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在痛苦中“蜕变”
创造属于教室的力量
个别化,启动每一位学生的内动力
立德树人,人人都是班主任
提供每位教师可选择的专业发展课程
肆 组织转型:从“管理”到“领导”
明确愿景,实现价值领导
建立师生导向的扁平模式
形成行政力量与学术力量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
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自己的CEO
让大量的问题在沟通、对话、协商中解决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激励
用多把尺子激励教师
以标准化提升工作的规范与效率
伍 学校转型的策略选择
调整结构是学校转型的有效杠杆
鼓励先进,允许落后
校长要走在改革队伍的中间
让变革最大程度发生在“民间”
不破不立与先立后破
有了感情再变革
在变革中发现可分配的利益
先开枪,再瞄准
处理好“收”和“放”的关系
陆 转型后的学校生态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日渐增强
个体独立性与群体多样性并存
各种影响力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生态
学生在放松、安全的学校生态环境里成长
柒 挑战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同类热销排行榜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