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以通信系统为主线,共分为13章,深入浅出地介绍通信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本书对于概念的表达清晰易懂,对于理论的分析由浅入深、条理清楚,重在讲清原理和分析方法,将物理概念与必要的理论推导相结合,减少冗长的推导。同时,本书还介绍了OAM复用技术、5G关键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及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技术等新的通信技术,紧跟实际和未来通信的发展方向,可读性好。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网络类及相近专业的本科生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通信及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作者介绍
孙学宏,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宁夏回族自治区信息化建设项目评审专家,宁夏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宁夏“智慧综治与服务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应用”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电子信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协作委员。入选2019年宁夏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6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主要研究方向为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处理、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等。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其中scI检索6篇,EI检索8篇,CPCI检索6篇。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通信的发展历史
1.3 通信系统的组成
1.3.1 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1.3.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3.3 数字通信的特点
1.4 通信系统的分类
1.4.1 通信系统分类
1.4.2 通信方式
1.5 通信系统的度量及性能指标
1.5.1 信息及其度量
1.5.2 有效性指标和可靠性指标
1.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信号分析
2.1 确知信号分析
2.1.1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
2.1.2 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2.1.3 冲激函数及冲激函数序列
2.1.4 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2.1.5 信号与系统带宽定义
2.1.6 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2.2 随机信号分析
2.2.1 高斯平稳随机过程
2.2.2 窄带高斯噪声
2.2.3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
2.2.4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2.3 现今信号分析研究介绍
2.3.1 时频变换与滤波技术
2.3.2 共信道独立分量分析技术
2.4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信道与噪声
3.1 信道的定义
3.2 信道的分类
3.2.1 无线信道
3.2.2 有线信道
3.2.3 水下通信技术
3.3 信道的数学模型
3.3.1 调制信道模型
3.3.2 编码信道模型
3.4 通信信道特性
3.4.1 恒参信道
3.4.2 随参信道
3.5 信道中的噪声
3.6 信道容量
3.6.1 离散信道容量
3.6.2 连续信道容量
3.7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
4.1 线性调制与解调原理
4.1.1 常规调幅
4.1.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
4.1.3 单边带调制
4.1.4 残留边带调制
4.1.5 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
4.1.6 相干解调与包络检波
4.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4.2.1 通信系统抗噪声性能分析模型
4.2.2 线性调制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4.2.3 常规调幅包络检波的抗噪声性能
4.3 模拟非线性调制系统
4.3.1 角度调制的基本概念
4.3.2 调频信号
4.3.3 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4.4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4.4.1 非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4.4.2 调频系统中的门限效应
4.4.3 预加重和去加重
4.5 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
4.6 频分复用及其应用
4.6.1 频分复用
4.6.2 OFDM技术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4.7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
5.1 数字基带调制系统的组成及信号分类
5.1.1 数字基带调制系统的组成
5.1.2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见种类
5.2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及波形
5.3 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
5.3.1 随机脉冲序列的波形及其表达式
5.3.2 数字基带信号功率谱密度
5.3.3 数字基带信号功率的计算
5.4 数字基带信号中的码间串扰
5.4.1 码间串扰
5.4.2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的模型和数学分析
5.5 无码间串扰的传输特征
5.5.1 无码间串扰的传输函数
5.5.2 几种常用的无码间串扰及其传输特性
5.5.3 噪声对无码间串扰的影响
5.6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5.6.1 二进制双极性基带系统
5.6.2 二进制单极性基带系统
5.7 眼图
5.8 时域均衡
5.8.1 时域均衡的基本原理
5.8.2 均衡准则与实现
5.9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6.1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6.1.1 二进制振幅键控
6.1.2 二进制频移键控
6.1.3 二进制相移键控
6.2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2.12 A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2.22 F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2.32 PSK和2D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3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6.4 多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6.4.1 多进制振幅键控
6.4.2 多进制频移键控
6.4.3 多进制相移键控
6.4.4 多进制差分相移键控
6.5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5.1 MA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5.2 MF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5.3 M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5.4 MD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7.1 模拟信号的抽样
7.1.1 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定理
7.1.2 带通模拟信号的抽样定理
7.2 模拟信号的量化
7.2.1 量化原理
7.2.2 均匀量化
7.2.3 非均匀量化
7.3 波形编码
7.3.1 脉冲编码调制
7.3.2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7.3.3 增量调制
7.3.4 自适应增量调制
7.3.5 自适应差分编码调制
7.4 参数编码及语音信号的产生模型
7.5 混合编码
7.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复用
8.1 常见复用技术
8.1.1 频分复用
8.1.2 时分复用
8.1.3 码分复用
8.2 现代复用技术
8.2.1 极化复用
8.2.2 OAM复用
8.3 正交频分复用
8.4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9.1 数字信号的统计特性
9.2 关于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准则
9.3 确知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机
9.42 FSK信号的最佳接收
9.4.1 随相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9.4.2 起伏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9.4.3 实际接收机和最佳接收机的性能比较
9.5 数字信号的匹配滤波接收法
9.6 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9.6.1 理想信道的最佳传输系统
9.6.2 非理想信道的最佳传输系统
9.7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 同步技术
10.1 载波同步技术
10.1.1 载波同步的实现方法
10.1.2 载波同步的性能
10.2 位同步技术
10.2.1 位同步的方法
10.2.2 位同步系统的性能及其相位误差对性能的影响
10.3 群同步技术
10.3.1 群同步方法
10.3.2 群同步性能
10.3.3 群同步保护
10.3.4 起止式同步
10.3.5 自群同步
10.3.6 扩谱通信系统的同步
10.4 网同步技术
10.5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1章 差错控制编码
11.1 概述
11.2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11.3 纠错编码的性能
11.4 简单的实用编码
11.4.1 奇偶监督码
11.4.2 二维奇偶监督码
11.4.3 恒比码
11.4.4 正反码
11.5 线性分组码
11.6 循环码
11.6.1 循环码原理
11.6.2 循环码的编解码方法
11.6.3 截断循环码
11.6.4 BCH码
11.6.5 RS码
11.7 卷积码
11.7.1 卷积码的基本原理
11.7.2 卷积码的代数表述
11.7.3 卷积码的解码
11.8 Turbo码
11.8.1 Turbo码编码器的组成
11.8.2 Turbo码的译码
11.9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2章 现代通信网
12.1 网络融合
12.1.1 三网的定义
12.1.2 电信网
12.1.3 有线电视网络
12.1.4 计算机网络
12.2 无线通信网
12.2.1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12.2.2 IEEE 802.11协议标准
12.2.3 移动AdHoc网络
12.2.4 蓝牙技术
12.2.5 ZigBee技术
12.2.6 窄带物联网技术——NB-IoT
12.3 移动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
12.3.1 正交编码
12.3.2 伪随机序列
12.3.2 伪随机序列扩展频谱通信
12.3.3 蜂窝通信系统
12.3.4 4G通信中的多天线MIMOOFDM技术
12.4 智能通信新技术
12.4.1 智能通信的概念
12.4.2 智能通信技术基础及现实意义
12.4.3 智能通信的基础设施NGN
12.4.4 智能通信核心技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12.4.5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
12.4.6 认知无线电技术与发展趋势
12.4.7 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12.5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3章 5G及新时代通信技术
13.1 5G移动通信系统
13.1.1 5G概述
13.1.2 5G的场景与应用
13.1.3 物联网与5G的关系
13.1.4 5G面临的挑战
13.2 5G新型多址技术
13.2.1 非正交多址
13.2.2 稀疏码多址
13.2.3 交织分多址
13.3 5G的新波形
13.3.1 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技术
13.3.2 F-OFDM
13.3.3 UF-OFDM
13.4 5G新编码技术与终端直通通信技术
13.4.1 极化码
13.4.2 终端直通通信技术
13.5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13.5.1 Massive MIMO概要
13.5.2 单用户MIMO
13.5.3 多用户MIMO
13.5.4 Massive MIMO应用场景
13.5.5 大规模MIMO实现的基本形式
13.6 5G的毫米波通信技术
13.6.1 毫米波概述
13.6.2 波束赋形技术
13.6.3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
13.7 新型网络架构
13.7.1 面向5G的CRAN网络架构
13.7.2 超密度异构网络
13.8 6G通信前景与展望
13.8.1 6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13.8.2 AI在6G技术中的应用
13.8.3 6G使能技术
13.9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同类热销排行榜
- C语言与程序设计教程(高等学校计算机类十二五规划教材)16
- 电机与拖动基础(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规划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13.48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13.6
- ASP.NET项目开发实战(高职高专计算机项目任务驱动模式教材)15.2
- Access数据库实用教程(第2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4.72
- 信号与系统(第3版下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15.08
- 电气控制与PLC(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电气信息类规划教材)17.2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17.36
- VB程序设计及应用(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4.32
- Java Web从入门到精通(附光盘)/软件开发视频大讲堂27.92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