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研究了社交媒体时代以教育程度分野的不同阶层之间的知识差距。与主流的“知识鸿沟”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把“知识”界定为主观知识。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法,以认知框架理论为基础,同时借用媒介素养论所界定的认知工具,分析了不同教育程度的社交媒体用户对近两年不同性质的媒体议题形成认知的方式。本研究发现,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受访者能够使用更加高级的认知工具,对媒体议题构建更加复杂的认知框架。大多低教育程度受访者仅仅使用较低级的认知工具,且多构建简单的认知框架。本研究还发现,不同教育程度的受访者均采用相关性检索、分段式检索等模式来加工介质化讯息。其中,采用直接对应模式、多种整合等模式处理介质化讯息可以凸显较高与较低教育程度受访者之间的知识差距。本研究还考察了教育程度之外的变量对知识差距形成的影响。本研究认为,人际传播因素对“知沟”的形成受制于媒体传播,效果非常有限。个人的直接经历对受访者理解某些新闻议题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 -
作者介绍
刘晖,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传播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主要从事国际传播、大众舆论、新闻与公关写作教学法研究。主要教授课程包括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大众媒体研究方法、新闻编辑等。 -
目录
第一章 从“知识鸿沟”到“数字鸿沟”——海外“知识鸿沟”研究概览
一、“知沟”假设问世前的相关研究
二、“知沟”假设的问世与核心要点
三、针对传统媒体情境下的“知沟”假设研究
四、网络情境下的“知沟”假设研究
第二章 我国学界对“知沟”的研究
一、我国学界针对“知识鸿沟”研究的现状
二、我国为缩小知识鸿沟所做的努力
三、我国学界对传统媒体与“知识鸿沟”关系的研究
四、我国学界对数字媒体与“知沟”关系的研究
五、对我国学界关于“知沟”研究的思考
六、未来我国学界针对“知沟”的研究方向
第三章 全媒体、媒体融合与媒介素养
一、全媒体的来历与内涵
二、媒体融合的出现与发展
三、媒介素养与“知沟”
第四章 影响“知沟”形成的若干因素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
一、强媒体效果论与弱媒体效果论
二、培养理论
三、媒介依附论
四、媒体信息的构建——框架理论
五、认知框架(认知基膜)
六、人际传播的效用
七、直接经历变量
第五章 媒体传播议题研究
一、媒体传播内容的研究方法
二、网络平台数据截取的相关问题
三、网络空间的话语特点
四、新浪微博平台关于转基因话语的文本分析
五、新浪微博平台关于“中国梦”话语的文本分析
六、新浪微博平台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话语分析
七、新浪微博平台关于雾霾话语的文本分析
第六章 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两项基于控制实验法的“知沟”研究
二、“知沟”研究中引入质性研究法的必要性
三、研究设计
四、受访者的简要描述
第七章 媒介的使用特点与认知框架的构建方式
一、受访者的媒体使用特点与动机
二、采用认知框架理论研究“知沟”的合理性
三、受访者关注的媒体议题
四、对认知框架的测量
五、受访者对媒体议题的认知框架
六、“事实性”知识的差距情况
七、认知框架的缺失与认知框架的转变
八、个性化议题的认知框架
第八章 媒介信息的处理模式
一、基于认知框架的思维模式
二、信息控制与知识差距
三、人际传播、参照群体与知识差距
四、直接经历与知识差距
第九章 总结与建议
附录一 采访提纲
附录二 波特所界定的媒介素养的七种技能
参考文献
同类热销排行榜
- 父与子全集(彩色典藏版)11.92
- 快把我哥带走(2)15.92
- 零基础学画漫画(3Q版素描技法篇)8
- 暴走漫画(9)4
-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1原版引进)6.4
- 暴走漫画(5)4
- 暴走漫画(10)4
- 凹槽练字板(汉语常用字行书)14
- 楷书入门基础教程(楷)/墨点练字宝14
- 基础素描教程(1)4.4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