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澳大利亚新华书店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 简明和声学教程(21世纪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材)
      • 作者:杨春林|责编:郭彦臣
      • 出版社:西南大学
      • ISBN:9787569715682
      • 出版日期:2023/01/01
      • 页数:149
    • 售价:14.4
  • 内容大纲

        本书由六章构成,分别为调性和声、二声部和声、三声部和声、民族和声、现代和声和多元和声法,其中调性和声,又称古典和声、传统和声,是西方和声学的基础理论,笔者从宏观的角度解释了横向的音列、音阶与泛音列的关系,同时解释了纵向的和弦与泛音列的关系。目的是让初学者明白:第一,音是自然存在的音响现象,并非人为制造;第二,音是按照一定的程序有序产生的;第三,泛音列是产生音阶与和弦的基础。同时作者严格遵守传统与古典和声的经典理论,把和弦、和声的原理、概念、规则、禁忌深入浅出地做了讲解,以便学习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调性和声学的精髓。自从和声学传人中国,其民族化问题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国汉民族音乐以五声音阶为调式基础,若仅仅靠五个音,在没有外来音参与的情况下是无法产生完整的和弦与和声体系的。所以笔者在调性和声之后安排了民族和声的章节,力图根据调性和声学的原理,结合中国汉族音乐的调式特点与构成模式,探寻适合中国民族音乐调式的和弦结构与和声处理。所以调式和声又称民族和声。现代和声又称近现代和声,是继古典和声、浪漫派和声等调性和声以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和声思维。它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听觉对和声协和性的不断改变,另一方面是在不断的音乐实践中对调性的模糊与瓦解。由于和声不协和度被人为因素不断提高,不协和和弦的大量使用加上调性的模糊,使和声功能体系解体、和弦结构改变,用原有的传统调性和声学来解释往往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在现代和声的章节内笔者试图根据独立和弦的紧张度来探索现代和声的分析办法,在此基础上寻找一种能够分析包括调式和声、民族和声以及现代和声的多元和声法。
  • 作者介绍

        杨春林,指挥家、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国家一级指挥,北京乐器学会表演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交响乐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北京民族乐团、河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苏州市歌舞剧院民乐队客席指挥,江苏女子民族乐团艺术总监,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乐学社顾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民乐专家组成员。     其作品创作涉及交响乐、民族管弦乐、大型管乐、轻音乐以及各种类型之电声音乐等。主要作品:大型民族管弦乐合奏曲《音乐会序曲》《热情奏响》,民族交响诗《龙魂》,中小型合奏、重奏曲《丝竹新韵》《美丽的凤尾竹》,双胡琴协秦曲《长恨歌》、琵琶随想曲《千秋颂》、箜篌协奏曲《赛歌会》、扬琴独奏曲《天空》、笛子与乐队《平遥赋》、京胡与大提琴二重协奏曲《别》,等等还有大量的改编作品,如个人作品专辑CD《幽兰》《秋菊》《花神》《竹叶青》等。
  • 目录

    第一章  调性和声
      第一节  和弦与音阶
      第二节  三和弦
      第三节  和弦标记法
      第四节  原位三和弦的连接与规则
      第五节  用自然大调的正三和弦配置和声
      第六节  用和声小调的正三和弦配置和声
      第七节  乐段和终止式
      第八节  终止四六和弦
      第九节  正三和弦的六和弦
      第十节  经过与辅助的四六和弦
      第十一节  用自然大调7个和弦配置和声
      第十二节  用和声小调7个和弦配置和声
      第十三节  属七和弦
      第十四节  属七和弦转位
      第十五节  其他七和弦
      第十六节  减七和弦
      第十七节  特殊七和弦
      第十八节  和弦外音
      第十九节  重属和弦
      第二十节  重属和弦的转位
      第二十一节  离调
      第二十二节  为低音配和声
      第二十三节  近关系转调
      第二十四节  变和弦
      第二十五节  调式交替
    第二章  二声部和声
      第一节  原位二声部
      第二节  转位二声部
    第三章  三声部和声
      第一节  叠置式结构、和弦式结构与对比式结构
      第二节  复调式结构与混合结构
    第四章  民族和声
      第一节  中国汉族五声音阶调式
      第二节  六声音阶与七声音阶调式
      第三节  为中国汉族调式音乐配置和声
      第四节  非三度结构的三音和弦
      第五节  非三度结构的四音和弦
      第六节  关于民族和声的思考与建议
    第五章  现代和声
      第一节  和声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现代和声的形成途径
    第六章  多元和声
      第一节  多元和声法
      第二节  多元和声标记法
      第三节  多元和声分析法
      第四节  多元和声音乐范例分析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