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澳大利亚新华书店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研究
      • 作者:冯梦黎|责编:廖韧
      • 出版社:西南财大
      • ISBN:9787550450288
      • 出版日期:2022/09/01
      • 页数:183
    • 售价:31.92
  • 内容大纲

        本书运用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科技劳动思想、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发展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诺思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理论、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关于政府干预的思想、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等理论和思想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进行研究。首先,对创新系统进行解构,把创新系统分为创新主体、创新方式和创新能力三个要素,深入研究和揭示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其规律;其次,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性认识和客观要求出发,试图在理论上阐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以“长时段的历史观”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事实描述,并据此就创新系统对经济高质量的作用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实证结论,发现和提出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以开放的大视野聚焦国外创新系统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实践,以提炼和总结出对我国创新系统优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的重要启示,并提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进一步优化的政策建议。
  • 作者介绍

        冯梦黎,四川自贡人,2018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曾在《经济评论》《城市问题》《农村经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主持和主研多个省部级以上课题。目前主要从事中国经济改革与政策、农村经济问题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目录

    1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研究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要素驱动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1.3.2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3.3  创新驱动的产生
        1.3.4  对国家创新系统的认识
        1.3.5  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2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研究的理论分析逻辑和框架
      2.1  基本概念辨析
        2.1.1  经济高质量发展
        2.1.2  创新系统
      2.2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2.1  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
        2.2.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科技劳动思想
        2.2.3  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发展理论
        2.2.4  新经济增长理论
        2.2.5  诺斯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理论
        2.2.6  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关于政府干预的思想
        2.2.7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3  基本理路和分析框架
        2.3.1  基本理路
        2.3.2  分析框架
    3  创新系统三要素分析:创新主体、创新方式与创新能力
      3.1  创新主体的分类
        3.1.1  科技创新主体
        3.1.2  制度创新主体
      3.2  创新方式的界定
        3.2.1  创新方式的本质内容
        3.2.2  创新方式的表现形式
      3.3  创新能力的分析
        3.3.1  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3.3.2  制度创新能力分析
    4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的契合度分析
      4.1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的一致性契合度
      4.2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的互补性契合度
        4.2.1  供给—需求契合度
        4.2.2  能力—要求契合度
      4.3  创新系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4.3.1  经济的高效率运行与创新系统
        4.3.2  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与创新系统
        4.3.3  收入分配效率的提升与创新系统
        4.3.4  城乡协调发展与创新系统
        4.3.5  国家开放体系的构建与创新系统
    5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历史形成与发展演变

      5.1  创新系统的历史起点:科技和科技体制的起步阶段(1949—1977年)
      5.2  创新系统的奠基阶段:科技与科技体制的恢复与重建(1978—1984年)
      5.3  创新系统的草创阶段:科技体制的调整和改良阶段(1985—1994年)
      5.4  创新系统的初步建立: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阶段(1995—2005年)
      5.5  创新系统的发展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2006—2012年)
      5.6  创新系统的完善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阶段(2012年至今)
    6  中国创新系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绩效研究
      6.1  数据来源和指标处理
        6.1.1  数据选取来源
        6.1.2  数据处理方法
        6.1.3  科技创新指数、制度创新指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合成
      6.2  指标的平稳性检验
      6.3  指标的协整检验
      6.4  VAR模型的构建
        6.4.1  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6.4.2  Granger(格兰杰)因果检验
        6.4.3  VAR模型参数估计及结果
        6.4.4  脉冲响应函数的建立
        6.4.5  方差分解
      6.5  实证结论
    7  国外创新系统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7.1  美国创新系统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践
        7.1.1  美国创新系统与经济发展
        7.1.2  美国创新系统的模式及特点
      7.2  日本创新系统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践
        7.2.1  日本创新系统与经济发展
        7.2.2  日本创新系统的模式及特点
      7.3  韩国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践
        7.3.1  韩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7.3.2  韩国创新系统的模式及特点
      7.4  国外创新系统促进经济发展的启示
    8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进一步优化的政策建议
      8.1  增强制度灵活性的政策建议
        8.1.1  正确界定政府职责,对政府行为进行约束
        8.1.2  优化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对政府行为进行激励
      8.2  提升制度质量的政策建议: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8.2.1  促进科技创造能力的提升
        8.2.2  促进科技流动能力的提升
        8.2.3  促进科技产业化能力的提升
    9  主要结论与展望
      9.1  本书主要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同类热销排行榜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