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澳大利亚新华书店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精)/文化系列
      • 作者:钱穆|责编:李鑫
      • 出版社:书海
      • ISBN:9787557101008
      • 出版日期:2023/05/01
      • 页数:445
    • 售价:31.6
  • 内容大纲

        1974年,八十岁的钱穆先生追念亲恩,成《八十忆双亲》一书,八年后又成《师友杂忆》。这本书即两书之合刊,并收入附录文字十二篇。
        《八十忆双亲》中,先生追忆了祖父、父亲、母亲、兄长的一生,他们言传身教的精神成为钱穆人格的一部分。作《师友杂忆》时,先生双目已不能见字,回念求学时所遇各位老师,和辗转任教于小学、中学、大学的经历,以及钻研学问的心路历程,感慨万端。
        从果育小学到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新亚书院,几十年来世风时态骤转亟变。从这本书中,可以窥见二十世纪国家、社会、风气、人物、思想、学术之变,以及胡适、顾颉刚、吕思勉、陈寅恪、梁漱溟、冯友兰、林语堂、傅斯年等人的侧影记事。先生所追忆庶可使前世风范有所存留,读此杂忆者,苟以研寻中国现代社会史之目光视之,亦未尝不足添一客观之旁证。
  • 作者介绍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江苏无锡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1967年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史学教授。1990年在台北逝世,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     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他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大陆、香港、台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此外还有结集出版论文集多种,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
  • 目录

    八十忆双亲
      一  前言
      二  七房桥
      三  五世同堂
      四  先祖父鞠如公
      五  先父之幼年苦学及科名
      六  怀海义庄
      七  先父对余之幼年教诲
      八  先父之病及卒
      九  先母来归
      一○  先母寡居
      一一  先兄之卒及先母之晚年
      一二  先母之卒
    师友杂忆
      序
      一  果育学校
      二  常州府中学堂
      三  三兼小学
      四  私立鸿模学校与无锡县立第四高等小学
      五  后宅初级小学
      六  厦门集美学校
      七  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
      八  苏州省立中学
      九  北平燕京大学
      一○  北京大学
      一一  西南联大
      一二  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
      一三  华西大学  四川大学
      一四  昆明五华书院及无锡江南大学
      一五  新亚书院(一)
      一六  新亚书院(二)
      一七  新亚书院(三)
      一八  新亚书院(四)
      一九  新亚书院(五)
      二○  在台定居
    附录
      一  怀念我的母亲
      二  怀念我的父亲
      三  胡公秀松墓碑记
      四  纪念张晓峰吾友
      五  故友刘百闵兄悼辞
      六  回忆黄季陆先生
      七  悼念苏明璇兄
      八  怀念老友林语堂先生
      九  悼亡友张莼沤先生
      一○  王贯之哀辞
      一一  我和新亚书院
      一二  九十三岁答某杂志问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