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具有交联结构的聚碳酸酯类树脂是聚碳酸酯的一大分支,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性和结构稳定性、耐冲击性、材料透明性等优点。近年来,具有交联结构的聚碳酸酯被广泛应用于含有有机物污水的吸附中,并取得良好的吸附效果。本书每一章都分别从聚酯的合成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合成部分从单体以及不同类型交联结构聚碳酸酯的合成方法、聚酯的结构和性能表征等方面说明交联结构聚碳酸酯的合成路线和结构特点,应用部分论述聚酯对化学工业中常见的有机溶剂和有机物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效果。
本书可为从事聚碳酸酯树脂的合成以及聚酯吸附有机物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 -
作者介绍
-
目录
1 绪论
1.1 有机污染及危害
1.1.1 有机污染的现状
1.1.2 有机污染的危害
1.1.3 有机污染的治理技术
1.2 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材料
1.2.1 无机吸附材料
1.2.2 无机-有机杂化吸附材料
1.2.3 有机聚合物吸附材料
1.3 交联结构聚碳酸酯树脂的设计
1.4 本书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2 线性聚碳酸酯前驱体PBC、PPC、PHC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
2.2.2 分析与表征方法
2.2.3 催化剂LiAcac、NaAcac和KAcac的合成
2.2.4 线性聚碳酸酯PBC、PPC、PHC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催化剂对PBC分子量的影响
2.3.2 温度对线性聚碳酸酯合成的影响
2.3.3 反应时间对线性聚碳酸酯合成的影响
2.3.4 原料摩尔比对PBC分子量的影响
2.3.5 线性聚碳酸酯PPC、PHC的合成及分子量
2.3.6 线性聚碳酸酯的表征与分析
2.3.7 可能的反应机理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基于1,3,5-苯三羧酸三甲酯的交联结构聚碳酸酯树脂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实验仪器和药品
3.2.2 分析与表征方法
3.2.3 线性聚碳酸酯为前驱体合成交联结构聚碳酸酯树脂
3.2.4 线性聚碳酸酯低聚物为前驱体合成交联结构聚碳酸酯树脂
3.2.5 凝胶含量(GF)的测定
3.2.6 溶胀吸附性能研究方法
3.2.7 温度对溶胀吸附性能的影响
3.2.8 聚碳酸酯树脂的重复使用性能
3.2.9 聚碳酸酯树脂的稳定性
3.2.10 聚碳酸酯树脂对低浓度双酚A的吸附性能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对聚碳酸酯树脂溶胀度的影响
3.3.2 前驱体PBC的分子量对PBC-BTB溶胀度的影响
3.3.3 凝胶含量的测定
3.3.4 聚碳酸酯树脂的溶胀行为研究
3.3.5 聚碳酸酯树脂的重复使用性能
3.3.6 聚碳酸酯树脂的稳定性
3.3.7 对低浓度BPA的吸附性能研究
3.3.8 聚碳酸酯树脂的表征与分析
3.3.9 可能的溶胀吸附机理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基于1,3,5-苯三甲醇的交联结构聚碳酸酯树脂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实验仪器和药品
4.2.2 分析与表征方法
4.2.3 线性聚碳酸酯低聚物为前驱体合成聚碳酸酯树脂
4.2.4 线性聚碳酸酯为前驱体合成聚碳酸酯树脂
4.2.5 溶胀吸附性能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聚碳酸酯树脂凝胶含量的测定
4.3.2 聚碳酸酯树脂的溶胀行为研究
4.3.3 聚碳酸酯树脂结构对溶胀吸附性能的影响
4.3.4 聚碳酸酯树脂的重复使用性能
4.3.5 聚碳酸酯树脂的稳定性
4.3.6 对低浓度BPA的吸附性能研究
4.3.7 聚碳酸酯树脂的表征与分析
4.3.8 可能的溶胀吸附机理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基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交联结构聚碳酸酯树脂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实验仪器和药品
5.2.2 分析与表征方法
5.2.3 基于APTES的交联结构聚碳酸酯树脂的合成
5.2.4 溶胀吸附性能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聚碳酸酯树脂凝胶含量的测定
5.3.2 聚碳酸酯树脂的溶胀行为研究
5.3.3 聚碳酸酯树脂的重复使用性能
5.3.4 聚碳酸酯树脂的稳定性
5.3.5 对低浓度双酚A的吸附性能研究
5.3.6 聚碳酸酯树脂的表征和分析
5.3.7 可能的溶胀吸附机理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 基于1,3,5-苯三甲酰氯的交联结构聚碳酸酯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主要实验仪器和药品
6.2.2 分析与表征方法
6.2.3 脂肪族二元醇与1,3,5-苯三甲酰氯二元聚合
6.2.4 苯三甲酰氯与刚性多羟基化合物的二元聚合
6.2.5 对低浓度双酚A的吸附性能测试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对低浓度BPA的吸附性能研究
6.3.2 交联结构聚碳酸酯的表征和分析
6.3.3 可能的吸附机理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同类热销排行榜
- 故宫日历(公历2017年)(精)26.4
- 时间简史(插图版)18
-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6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7.76
- 昆虫记(精)/经典译林8.72
- 数控铣床综合实训教程19.2
- 昆虫记(插图典藏本)(精)11.2
- 化工制图习题集(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7.2
- 化工制图(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15.8
- 生命急救技能14
- 时间简史(普及版)(精)15.2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