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澳大利亚新华书店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 黄河下游滩槽协同治理系统理论与技术(精)/黄河流域系统治理理论与技术丛书
      • 作者:江恩慧//王远见//李军华//赵连军//张群波等|责编:杨帅英//程雷星|总主编:江恩慧
      • 出版社:科学
      • ISBN:9787030441256
      • 出版日期:2023/10/01
      • 页数:369
    • 售价:115.2
  • 内容大纲

        本书运用理论研究、数理统计、数值模拟、物理模型等手段,突出河流系统整体性,引入系统理论方法,搭建流域系统科学基本框架;剖析黄河下游河道滩槽协同治理的战略需求,构建黄河下游河道滩槽协同治理系统理论与技术体系;提出游荡性河道河势稳定控制系统理论方法和自然-社会协同的滩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管控机制。为实现黄河下游河道河流系统行洪输沙-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多维功能的协同发挥奠定理论基础,拓展传统泥沙学科的研究范式,推动学科发展。
        本书可供水利、自然地理和环境保护等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 作者介绍

  • 目录

    第一篇  黄河下游河道滩槽协同治理的战略需求
      第1章  黄河下游河道滩槽分布及治理现状
        1.1  黄河下游河道滩槽概况
        1.2  黄河下游河道滩区分布特征
        1.3  黄河下游河道滩槽治理历程
        1.4  黄河下游河道滩槽治理现状
      第2章  黄河下游河道滩槽协同治理研究进展
        2.1  基于系统观点的河流治理理论与技术研究综述
        2.2  游荡性河道滩槽协同治理方法研究综述
        2.3  游荡性河道河势稳定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2.4  滩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管控机制研究综述
      第3章  流域系统科学及黄河下游河道滩槽协同治理的战略需求
        3.1  流域系统科学概述
        3.2  基于流域系统科学的黄河下游滩槽协同治理战略需求
        3.3  黄河下游滩槽协同治理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
    第二篇  黄河下游滩槽协同治理系统理论方法与模式
      第4章  黄河下游滩槽协同治理系统理论方法
        4.1  黄河下游河道滩槽协同治理系统理论
        4.2  主控因子与滩槽协同治理目标的驱动-响应机制
        4.3  黄河下游河道滩槽协同治理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第5章  黄河下游滩槽协同治理模式
        5.1  黄河下游河道滩槽协同治理模式与框架方案
        5.2  黄河下游滩区功能区划确定
      第6章  自然-经济-社会协同的滩区可持续发展及管理机制
        6.1  滩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关联机制
        6.2  滩区自然-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及仿真
        6.3  流域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滩区管理机制与模式
    第三篇  游荡性河道河势稳定控制系统理论与技术
      第7章  游荡性河道河势演变约束和调控因子与目标函数厘定
        7.1  调控因子与约束因子甄别
        7.2  各因子独立性与融合度分析
        7.3  各因子内在关系网络结构与关键因子厘定
        7.4  河势演变与稳定控制广义目标函数构建
      第8章  游荡性河道有限控制边界对河势演变的作用机理
        8.1  河道形态与水沙分布的非对称性和非均匀性
        8.2  无工程约束下游荡性河道横断面及水沙因子分布非对称性和非均匀性
        8.3  有限控制边界作用下游荡性河段河势演变调整机理
        8.4  河势长期稳定控制的河湾流路形态
        8.5  河势“上提下挫”与水沙动力变化的响应关系
      第9章  水沙动力与有限控制边界的和谐效应及工程布局模式
        9.1  基于河势稳定控制的水沙动力与河道边界不和谐度理论表达
        9.2  游荡性河道河势稳定控制的单个有限控制边界工程外形布置模式
      第10章  多维约束下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河势稳定控制理论应用与检验
        10.1  多维约束下的游荡性河道河势稳定控制系统模型及控制技术优化
        10.2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河势稳定控制技术实体模型试验检验
      第11章  主要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