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为我国新一代能源系统战略研究的专题部分,分为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和综合能源系统发展概况及趋势,新一代能源系统的运营模式和市场机制,源端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传输、消纳及转化技术,受端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及其规划运行技术,储能技术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的需求和应用,以及能源互联网技术等6个篇章。全书从总体发展趋势,市场运行模式、关键技术需求等多个维度,针对我国新一代能源系统发展进行了研究论述,为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制定、技术布局提供决策参考。
本书适合政府、能源与电力领域的企业及研究机构的管理人员、研究人员、高校师生及对相关领域感兴趣的科技工作者阅读。 -
作者介绍
-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和综合能源系统发展概况及趋势
第1章 世界发达经济体的绿色低碳能源战略及发展概况
1.1 欧盟能源电力发展目标及计划
1.1.1 以碳减排目标引导能源变革
1.1.2 欧盟对能源资源危机的应对
1.2 德国能源系统的变革
1.2.1 德国能源变革轨迹和成果
1.2.2 德国能源转型政策和市场改革
1.2.3 德国能源互联网系统的探索与创新
1.2.4 德国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和应对
1.3 丹麦风电发展及热能利用
1.3.1 丹麦能源系统发展概况
1.3.2 丹麦能源系统转型动力
1.3.3 丹麦风电及热能利用发展趋势
1.4 英国综合能源系统
1.4.1 英国能源系统发展概况
1.4.2 英国能源系统转型动力
1.4.3 英国华威大学的综合能源系统
1.4.4 英国能源系统发展趋势
1.5 美国能源系统的低碳发展
1.5.1 美国能源结构概况
1.5.2 美国能源系统转型动力
1.5.3 美国的综合能源系统
1.6 主要国家和地区能源转型评述
第2章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及趋势
2.1 概述
2.2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和主要指标
2.3 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2.3.1 水电
2.3.2 风电
2.3.3 太阳能
2.3.4 生物质能
2.3.5 地热能
2.4 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及趋势
2.4.1 分布式天然气
2.4.2 分布式光伏
2.5 本章小结
第二篇 新一代能源系统的运营模式和市场机制
第3章 国内外电力市场调研
3.1 国外电力市场情况
3.1.1 美国PJM市场
3.1.2 英国电力市场
3.1.3 电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3.2 我国电力市场情况
3.2.1 上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情况
3.2.2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情况
3.2.3 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成效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外天然气市场调研
4.1 国外天然气市场情况
4.1.1 美国天然气市场
4.1.2 澳大利亚天然气市场
4.1.3 天然气市场存在的问题
4.2 我国天然气市场情况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内外碳交易市场调研
5.1 国外碳交易市场情况
5.1.1 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
5.1.2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5.1.3 碳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5.2 我国碳交易市场情况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一代能源系统的建设思路
6.1 未来我国电力市场的建设思路
6.2 未来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建设思路
6.3 未来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思路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构建新一代能源市场的机制需求和政策建议
7.1 构建新一代能源市场的经济效益分析
7.2 构建新一代能源市场的关键机制需求
7.2.1 迫切要求实现各种能量资源和手段定价的市场化
7.2.2 迫切要求将系统运行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7.2.3 迫切要求以激励相容的机制抑制市场风险
7.2.4 迫切要求以市场的手段引导基础建设投资,提升能源系统的安全性
7.2.5 迫切要求以市场机制引导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
7.3 构建新一代能源市场的政策建议
第三篇 源端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传输、消纳及转化技术
第8章 西部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和挑战
8.1 西部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及供应格局
8.2 西部非水可再生能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电力传输技术
9.1 西部送端电网组网边界条件
9.1.1 未来电力流方向预想方案
9.1.2 西部送端电网覆盖范围
9.2 我国未来西部电网可能模式
9.2.1 西部电网构建的基本要求
9.2.2 西部可再生能源电力传输的技术选择
9.2.3 交流电网配合特高压直流点对点输电模式
9.2.4 直流电网输电模式
9.3 西部电网输电模式技术经济性
9.4 西部电网输电模式关键技术需求
9.4.1 交流电网配合特高压直流点对点输电模式技术需求
9.4.2 直流电网输电模式技术需求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西部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技术
10.1 电能替代
10.2 能源电力综合利用
10.2.1 西部能源电力综合利用现状
10.2.2 西部能源电力综合利用发展趋势
10.3 电制云就地消纳
10.4 可再生能源就地转化
10.5 本章小结
第四篇 受端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及其规划运行技术
第11章 受端系统的能源转换与利用方式
11.1 受端能源转换方式
11.2 受端能源的转换元件
11.2.1 化学能—电能的转换
11.2.2 机械能—电能的转换
11.2.3 光能—电能/热能的转换
11.2.4 储能装置
11.3 受端供能系统的典型终端负荷特性
11.3.1 楼宇型
11.3.2 区域型
11.3.3 海岛型
11.3.4 综合对比
11.4 本章小结
第12章 现有综合能源系统构架
12.1 典型综合能源系统类型
12.1.1 燃气轮机冷热联供系统
12.1.2 基于多能源互补的区域供热和区域供热供冷系统
12.1.3 以太阳能综合利用为主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12.1.4 含多种能源的大型综合能源系统
12.1.5 含电转气技术的大型综合能源系统
12.2 综合能源系统典型案例
12.2.1 河北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12.2.2 国网客服中心北方园区局域综合能源互联网
12.2.3 “南方电网生产科研综合基地”生态型示范建筑
12.2.4 甘肃省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12.2.5 陕西延长石油综合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
12.2.6 三峡集团东湖燃机冷热电三联供项目
12.3 综合能源系统建模与优化
12.3.1 综合能源系统随机多目标优化
12.3.2 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和运行决策
12.3.3 基于部分负荷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
12.4 本章小结
第13章 未来能源网络架构展望
13.1 未来能源系统的变化趋势
13.1.1 未来终端能源构成的走势
13.1.2 能源转换传输(供能)系统未来走势
13.2 未来能源网络的物理架构
13.3 本章小结
第14章 举措及相关政策建议
14.1 技术举措
14.2 政策举措
第五篇 储能技术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的需求和应用
第15章 储能技术的特点、现状以及应用概况
15.1 储能技术分类及特点
15.2 不同的储能技术形式及其基本原理
15.3 不同类型储能技术的特点
15.4 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
15.4.1 不同类型兆瓦规模储能系统的特性
15.4.2 新兴储能材料
15.4.3 高性能的能量转换技术
15.5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概况
15.6 新型储能工程实例
15.7 本章小结
第16章 未来电力系统对储能技术的总体需求
16.1 能源变革背景下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16.2 未来电力系统对储能技术的总体需求
16.3 本章小结
第17章 储能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7.1 平抑波动的储能配置
17.1.1 配置目标和基本原理
17.1.2 风电储能配置模型
17.1.3 配置计算结果
17.1.4 卧牛石风电场储能配置需求统计评估
17.2 区域电网储能配置以及经济性分析
17.2.1 储能规划模型
17.2.2 甘肃电网基本情况
17.2.3 储能开发潜力
17.2.4 储能规划计算及经济性分析
17.3 辅助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储能需求评估
17.3.1 跨区储能配置方法
17.3.2 单区域储能配置灵敏度分析
17.3.3 多种方式联合优化消纳可再生能源
17.4 本章小结
第18章 分布式储能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8.1 储能在配电网中应用需求分析流程
18.2 储能需求分析数学模型
18.3 储能需求的经济性分析
18.4 应用实例分析
18.4.1 计算场景设置
18.4.2 金寨县配电网系统结构及计算参数说明
18.4.3 给定场景下配电网系统的储能需求评估结果
18.4.4 不同场景下配网系统对储能容量需求的对比评估分析
18.5 本章小结
第19章 储能/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及路线图
19.1 储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19.2 我国储能容量发展预测
19.2.1 分项计算法
19.2.2 趋势外推法
19.3 储能综合发展技术路线图
19.4 本章小结
第六篇 能源互联网技术
第20章 能源互联网的驱动力与发展沿革
20.1 建设能源互联网是能源革命的重要内容
20.2 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动因
20.3 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国际经验
20.4 本章小结
第21章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路径
21.1 中国能源互联网发展路径
21.2 推进方法
21.2.1 能源互联网发展指标体系
21.2.2 能源互联网发展政策体系
21.2.3 能源互联网技术标准体系
21.3 本章小结
第22章 能源互联网的实践与示范
22.1 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现状
22.2 示范项目推进中的五大主要问题
22.3 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技术路线分析
22.4 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基本建成案例
22.4.1 支持能源消费革命的城市-园区双级“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
22.4.2 面向特大城市电网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
22.4.3 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系统示范工程
22.5 本章小结
第23章 能源互联网发展推进的政策建议
23.1 现有能源互联网发展相关政策分析
23.2 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政策需求分析
23.2.1 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政策需求汇总
23.2.2 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政策需求分类
23.2.3 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政策需求分区
23.3 推进能源互联网发展政策建议
23.3.1 推进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原则
23.3.2 推进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建议
23.3.3 推进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
23.4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同类热销排行榜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