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炲棎鍨肩换瀣礂婢跺顦叉繝銏犲暱閵囧洭宕氶埡鈧花褰掑棘閺夊灝纾垮☉鏃撶畱缁ㄧ數绱旈敓锟� [闁谎嗩嚙缂嶏拷 | 闁稿繐绉烽崹鍌氣枖閵娿儱鏂€]

    • 社会技术体制的生态化转型研究/理解科学文丛
      • 作者:李平|责编:邹聪//陈晶晶|总主编:吴彤//王巍
      • 出版社:科学
      • ISBN:9787030764072
      • 出版日期:2023/09/01
      • 页数:277
    • 售价:51.2
  • 内容大纲

        深入探讨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内在关系,改变商业利益至上、忽视生态环境的技术创新模式,正成为学界研究热点。
        本书立足社会技术体制的生态化转型主题,分别从技术观、转型社会机制以及转型治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探讨三个问题: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需要什么样的技术观?生态化转型是如何发生的?基于中国的低碳转型实践,如何更好地推动可持续转型?
        本书可供技术社会学、产业创新领域的研究和教学人员、政府相关部门人员以及感兴趣的社会人士阅读参考。
  • 作者介绍

  •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部分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需要何种技术观?
      第一章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研究视角拓展社会技术体制
        一、创新内涵与创新研究的转变
        二、从绿色技术创新到绿色创新系统
        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转型与社会技术体制视角
      第二章  技术决定论及其认识论困境
        一、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技术决定论倾向
        二、技术决定论的两种技术发展态度
        三、风险对线性技术创新观的挑战
        四、技术决定论的本质主义倾向及其困境
      第三章  技术的社会建构论及其认识论困境
        一、技术的社会建构论兴起的背景
        二、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的主要流派
        三、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的认识论特点及争议
      第四章  走向实践:情境与行动中的技术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经验主义转向:从情境中把握技术
        二、技术情境的认识论意义:技术与情境的同构性
        三、技术情境的本体论基础:人的生存实践
        四、技术情境的价值论取向:在实践中实现规范性与描述性统一
    第二部分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技术体制转型机制
      第五章  可持续转型的理论来源
        一、可持续转型的特点
        二、理解转型的四种代表性理论框架
        三、可持续转型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六章  可持续转型中的政治
        一、转型中的能动性和权力关系
        二、政治动态性对转型管理的挑战
        三、在历史和空间情境中分析转型政治
      第七章  社会技术体制转型的动力和路径
        一、多层视角分析框架的提出
        二、黑尔斯对英国船运业从帆船到轮船转型的案例分析
        三、转型路径的多种类型
      第八章  转型路径与策略:晚清内河航运的转型过程
        一、轮船进入我国沿海地区时期(1830-1860年)
        二、轮船与帆船在内河的激烈竞争时期(1860-1872年)
        三、轮船招商局的兴办及其与外轮公司竞争时期(1872-1900年)
        四、晚清内河航运的转型路径特点与机制
      第九章  多层视角(MLP)的理论来源及其争议
        一、MLP分析框架的解释优势
        二、MLP分析框架的主要理论来源
        三、MLP分析框架面临的挑战
        四、结论
    第三部分  中国情境下的可持续转型与治理
      第十章  打破高碳“锁定”:社会技术体制的低碳转型
        一、社会技术体制的高碳“锁定”
        二、多层视角下的低碳转型
        三、中国汽车交通低碳转型的发展分析
        四、结论

      第十一章  转型实践中的知识与权力:中国汽车交通低碳转型
        一、作为权力关系转换的低碳转型
        二、中国汽车交通低碳转型的意义
        三、中国低碳交通规划的实施
        四、转型中权力关系动态性的停滞
        五、转型中权力关系动态性的发展
        六、结论
      第十二章  城市能源低碳转型中的政治:深圳新能源汽车发展
        一、城市能源低碳转型多维框架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城市能源低碳转型中的政治的三个子过程
        四、结论
      第十三章  低碳创新的“合法性”分析
        一、研究背景与分析框架
        二、电动汽车的规制合法性
        三、电动汽车的规范合法性
        四、电动汽车的文化认知合法性
        五、结论
      第十四章  如何“保护”颠覆式低碳创新
        一、“保护空间”及其不同理解
        二、政府保护新能源汽车的原因及措施
        三、外在管理视角下的新能源汽车政策
        四、内在建构视角下的政府政策学习
        五、结论:从“建构性打开”到“实践智慧运用”
    参考文献

同类热销排行榜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