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重点讲述我国近30年来自主培养芯片高科技人才的探索之路,共分为4章:第1章讲述中国半导体产业开局时的高光时刻及曲折历程,并呈现为之奋斗的开局者们和建设者们;第2章指出20世纪90年代产业与高校之间脱节严重,清华大学等一批高校的科研教师和华为、华大等企业合力,以“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简称“研电赛”)为抓手,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道路;第3章展示全国更多高校、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合力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从“校企合作”拓宽至集“政、产、学、研、用”之大成;第4章讲述中兴事件之后,为响应国家需求,研究生创“芯”大赛从“研电赛”独立出来,专门为国家培养芯片人才。
本书适合芯片人才培养相关的政府人员、产业人士、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的学者,以及立志在芯片领域从业的学生阅读。 -
作者介绍
周祖成,(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清华大学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CAD中心主任;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EDA实验室常务主任;中国研究生EDA竞赛发起人兼泌书长。曾获电子工业部(工信部前身)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以及国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出版《电耦合器件在信号处理图像传感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等七本著作。 -
目录
第1章 浮浮沉沉的中国芯
1.1 20世纪50年代,中国芯的开门红
1.2 “市场换技术”行不通,产业陷入踌躇期
1.3 2000年,18号文的召唤
1.4 需求导致芯片进口额超石油,建立完整产业链成燃眉之急
1.5 芯片“卡脖子”卡在科学创新,人才是关键因素
附: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开拓者们
第2章 “芯芯”之火,从清华大学点燃
2.1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1.1 教育工作者的“执念”
2.1.2 1995年的那次谈话
2.2 清华和华为协同开启“学产”结合
2.2.1 笔试和现场设计结合,将“三公”坚持到底
2.2.2 企业出题,“真刀真枪”解决实际问题
2.2.3 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双考验
2.2.4 全体总动员筹备赛事
2.2.5 第一届研电赛出世,实现从“0”到“1”的突破
2.3 前七届研电赛的探索和升级
2.3.1 播撒的火种在第二届已开始闪亮
2.3.2 考核涉及交叉学科,难度不断增大
2.3.3 迎接港澳台高校,队伍数量不断增加
2.3.4 采用中英文出题,前沿学科纳入考核范围
2.3.5 全国设立分赛区,参赛队伍迅速扩大
2.3.6 赛事背后的“消防队”
小结:研电赛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
第3章 “芯”火传递,走向社会
3.1 走出清华,东南大学接过“火炬”
3.1.1 增设“商业计划书专项赛”,强化商业思维
3.1.2 1996-2012年,研电赛走过16个年头
3.2 不断蜕变,从国赛到西部崛起
3.2.1 研电赛升为国赛
3.2.2 寻找“接班人”
3.2.3 陕西把省赛、西北区赛、国赛融合,西部开始崛起
3.3 走出“象牙塔”,“政、产、学、研、用”相结合
3.3.1 走进杭州余杭,“政、产、学、研、用”迈出第一步
3.3.2 上海组团招聘,将研电赛纳入落户加分项
3.3.3 惠州、南京持续接力
3.3.4 2017年设立“集成电路专业赛”,专门培养芯片人才
小结:研电赛成为我国研究生创新实践赛事“三最”
第4章 再出征,推进创“芯”大赛为国家培养芯片人才
4.1 80岁再出征,筹备创“芯”大赛
4.2 “华为杯”首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亮相
4.3 创芯、选芯、育芯
4.3.1 举办“集成电路产业高峰论坛”,倾听行业大咖“芯”声
4.3.2 提供MPW芯片免费流片机会,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4.3.3 组织获奖团队参观科技巨头,近距离了解产业
4.3.4 设置企业招聘专场,助力人才对接
4.4 创“芯”大赛走近全国,深度赋能、产教融合
4.4.1 第二届,杭州主动请缨承办大赛
4.4.2 第三届,上海推出积分落户政策
4.4.3 第四届,走进北京ICPARK,北京市副市长助阵
4.4.4 第五届,浙江提供专项人才政策
4.4.5 巾帼不让须眉
小结:坚持、坚守、坚信
附录1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研电赛)
附录2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发展历史
附录3 从“华为杯”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自动化竞赛到“华为杯”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
同类热销排行榜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