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在国家、地区、企业、项目和产品碳排放统计核算层面做了大量工作,采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尺度上碳排放评价的技术方法,构建了可交叉验证的多尺度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形成了碳排放强度指标核算机制,根据全国及各省区市分品种能源消费量及其相应排放因子开展了碳排放强度核算,核算结果为编制国家履约报告和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实施国家和地方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进展评估、考核、形势分析等工作提供了保障。此外,改进和丰富了多源数据核算区域尺度碳排放的技术方法,在核算过程中引入了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属性特征,基于在不同尺度开展碳核算碳核查工作,编制了我国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提出了面向不同类型地区更有针对性的碳减排碳管理政策,为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
作者介绍
-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碳排放强度的相关理论
2.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2.3 新发展格局的现代流通理论
2.4 碳排放强度特征与要素协同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测度分析
3.1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主要测度方法
3.2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总体状况分析
3.3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变动状况分析
3.4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分析
4.1 中国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测度方法
4.2 中国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变动分析
4.3 中国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地区分解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关联分析
5.1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5.2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
5.3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关联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异质性收敛研究
6.1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收敛类型
6.2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
6.3 中国碳排放强度马尔可夫模型稳态预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7.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7.2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与模型构建
7.3 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溢出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驱动机制研究
8.1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时空跃迁矩阵分析
8.2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耦合驱动机制分析
8.3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协同减排机制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中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
9.1 中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分析
9.2 中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9.3 绿色低碳发展政策的国际比较分析
9.4 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战略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同类热销排行榜
- 故宫日历(公历2017年)(精)26.4
- 时间简史(插图版)18
-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6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7.76
- 昆虫记(精)/经典译林8.72
- 数控铣床综合实训教程19.2
- 昆虫记(插图典藏本)(精)11.2
- 化工制图习题集(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7.2
- 化工制图(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15.8
- 生命急救技能14
- 时间简史(普及版)(精)15.2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