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集威慑力、高能量和风险于一身的核能,自诞生之初,便是一种与政治、文化、社会等交织在一起的技术力量,它被赋予了各式各样的想象。因而,核能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科学技术,在现实生活中,核能不可避免地要接受话语的建构和形塑,而媒介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全球变暖与能源危机迫近的当下,核能作为一种难以割舍的清洁能源,就像“房间里的大象”一样,需要被正视和研究。本书聚焦核能,运用话语理论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对《人民日报》近70年来的核能话语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对核能话语的“解神秘化”,揭示核能的媒介话语背后所隐藏的想象赋予与认同建构,向读者展示不同历史时期迥异的核能话语主题。 -
作者介绍
徐生权,传播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入选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等多个项目。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研究方向为媒介理论、传播思想、修辞话语等。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意识
第三节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核能科技、社会与话语
第一节 核能的社会性与风险性
第二节 语言转向与话语的建构性
第三节 核能的话语形塑
第三章 作为方法的批判话语分析
第一节 批判话语分析:批判的还是分析的?
第二节 批判话语分析的资料搜集、分析层次与框架
第三节 本研究的资料搜集与分析策略
第四章 中国核能的媒介话语的分阶段呈现——以《人民日报》为例
第一节 1949~1963年:原子能问题上的两条路线
第二节 1964~1977年:打破核垄断与“自力更生”
第三节 1978~1990年:中国发展核电势在必行
第四节 1991~2010年:从国之光荣到民族核电
第五节 2011年福岛之后:中国核电的声音更响亮
第五章 中国核能媒介话语的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中国核能媒介话语的流变、特性与语言
第二节 核能媒介话语、国家与风险沟通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同类热销排行榜
- 故宫日历(公历2017年)(精)26.4
- 时间简史(插图版)18
-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6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7.76
- 昆虫记(精)/经典译林8.72
- 数控铣床综合实训教程19.2
- 昆虫记(插图典藏本)(精)11.2
- 化工制图习题集(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7.2
- 化工制图(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15.8
- 生命急救技能14
- 时间简史(普及版)(精)15.2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