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给出了一个三位一体的框架,它强调一个经济体制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发展战略;一是宏观的环境;最后是微观的机制。本书重点分析了中国改革后的发展战略和微观机制是如何推进改革的。书中的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通过农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引入和发展乡镇企业和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发展战略是如何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不符合比较优势的赶超战略转变到基于自身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作者还说明了,这样一个转变为什么可以带来经济的更好的成长。本书提出的理论框架是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本书所构建的经济发展理论不仅解释中国特色发展道路,而且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普遍意义。2024年,本书初版30周年之际,林毅夫再写长篇序言,总结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存在的问题、解决的路径和未来发展的前景。 -
作者介绍
-
目录
1 绪论
1.1 改革以来的增长与21世纪的展望
1.2 长期增长所面临的政策障碍
1.3 本书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2 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
2.1 逻辑起点:重工业优先增长目标
2.2 重工业的基本特征与中国经济现实
2.3 推行赶超战略的宏观政策环境
2.4 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
2.5 以国有化和“人民公社化”为特征的微观经营机制
2.6 “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国际比较
3 经济绩效与发展战略
3.1 改革以前的经济增长
3.2 传统战略下的畸形结构
3.3 缺乏激励和效率低下
3.4 步履艰难的赶超:国际透视
4 比较优势战略
4.1 对“东亚奇迹”的不同解释
4.2 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4.3 比较优势战略与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
4.4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5 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
5 经济改革的历程
5.1 1979年前后改革的不同点
5.2 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革
5.3 资源计划配置制度的改革
5.4 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
5.5 “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逻辑
6 经济改革的成就
6.1 经济激励和经济效率的改进
6.2 产业结构扭曲得以矫正
6.3 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
7 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和难点
7.1 改革和发展的周期性
7.2 寻租活动与腐败现象
7.3 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
7.4 呆账、坏账与金融体制弊端
7.5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重
7.6 粮食供给潜力问题
8 经济改革与持续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8.1 国有企业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整体配套性
8.2 深化改革与防范金融危机
8.3 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9 中国改革的道路与经验
9.1 改革的起步环节和推进部门
9.2 经济改革的方式及其特征
9.3 中国改革道路的普遍意义
10 总结
参考文献
同类热销排行榜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