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活劳动——马克思主义分析》一书着重呈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进行分类的精彩思路,以及对经济规律所做的系统性阐述,而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开展批判时所特有的强大武器。作者洛朗·巴赫尼昂通过对马克思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所分别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多角度的比较,让“活劳动”这一经典概念的作用和功能得以充分彰显。
本书按照“劳动及其形式”“劳动—资本关系”以及“资本的流通”三大部分开展论述,并且将深入探讨以下学界颇为关注的话题:一是劳动过程和劳动管理的原则;二是失业与人口过剩问题;三是货币本身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融合问题,尤其是对凯恩斯的理论开展讨论;四是分析了封建主义如何向资本主义进行过渡;五是通过对剑桥学派的思想和转型问题的探讨,对资本理论展开研究;六是介绍了在经济思想史中资本的形成和演变历程。
通过本书的介绍和分析,读者将从“活劳动”的n视角,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新颖且更为系统的认识。 -
作者介绍
洛朗·巴赫尼昂:法国巴黎第三大学经济学教授,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已发表过多篇相关领域的论文。 -
目录
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活劳动
第一部分 劳动及其形式
1 活劳动及其客观形式(历史上的商品和货币)
1.1 马克思主义研究文献中的抽象劳动问题
1.2 价值形式的历史含义
1.3 原始交换中的战争、交易与价值
1.4 效用价值理论中的劳动问题
1.5 作为活劳动的一种社会形式的抽象劳动
1.6 什么是商品拜物教
2 货币的必要性
2.1 货币为何是一种商品
2.2 金本位制度废除,中央货币保留了货币的商品基础
2.3 马克思反对货币制度主义
2.4 货币数量理论和古典与新古典价值理论中的货币整合问题
3 活劳动作为一种商品的历史形成(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3.1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在向资本主义过渡中的作用
3.2 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核心问题:作为一种商品的活劳动的形成
3.3 两条过渡途径与世界市场
3.4 E.M.伍德和历史上市场范畴的使用问题
3.5 商人资本的革命形式:高利贷
3.6 R.布伦纳与过渡问题中的地产问题
第二部分 资本—劳动关系
4 资本理论中劳动的角色及转形问题
4.1 资本与活劳动交换的两个阶段
4.2 活劳动在不变资本再生产中的作用
4.3 边际生产力理论中的资本度量问题
4.4 剑桥争论的实际:生产价格
4.5 新古典主义的回应或谷物模型的变种
4.6 不变价值尺度是个伪问题
4.7 马克思论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及马克思主义者论转形问题
5 合作、抽象劳动与一般智力
5.1 布雷弗曼对抽象劳动和分工的看法
5.2 工场手工业时代具体劳动的抽象化过程
5.3 以机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和泰勒制诸原则
5.4 后福特制下的泰勒制
5.5 认知资本主义中的抽象劳动
5.6 马克思所认为的一般智力的两种形式
6 活劳动的占有和资本主义人口规律
6.1 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6.2 古典学派中的过剩人口
6.3 现代经济学中失业与增长的“自然化”
6.4 马克思反对绝对贫困说
6.5 活劳动供给相对于工人供给的独立性
6.6 现代增长理论中的劳动供给问题
第三部分 资本的流通
7 经济思想史上的资本循环公式
7.1 活劳动与作为过程的资本
7.2 商品资本的循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7.3 货币资本的循环与重商主义眼里的国家财富
7.4 政治经济学中生产资本的循环
7.5 凯恩斯的货币与利息理论及其对生产资本循环的依赖
8 危机理论中的不变资本问题(2008年危机中死劳动的分量)
8.1 不变资本的再生产和总产品的构成:从斯密到斯拉法
8.2 作为收入分配失衡理论的各种通常的危机理论
8.3 不变资本在停滞理论中的矛盾地位
8.4 马蒂克,或资本商品没有过度生产的情况下资本的过度积累
8.5 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和当前危机的原因
参考文献
同类热销排行榜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