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金融危机日益频发,一旦恶化,就会如巨浪一般,将区域乃至全球经济拖入深渊,没有哪个国家和个体可以幸免。
本书由两位知名经济学家联袂创作,以金融和宏观经济的交叉视角,介绍了与这种可怕灾难相关的10个基本概念,清晰展现投资者、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的行为及背后逻辑,以及推动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
书中呈现了近10年来关于危机的前沿研究成果,并用这些成果剖析了美国大萧条、日本股票和地产泡沫、墨西哥龙舌兰危机等过去30多年间发生的多次危机,为人类未来预防乃至应对危机提供启发和建议。 -
作者介绍
-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崩溃
本书的结构
如何使用本书
致谢
第一部分 不断加剧的脆弱性:危机的酝酿
第二章 泡沫与信念
一个纳入了“凯恩斯选美比赛”的泡沫模型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日本泡沫
1998—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
第三章 资本流入及其(错误)配置
一个错配模型
欧元危机的种子是如何被埋下的:葡萄牙21世纪初的衰退
智利20世纪70年代的自由化和1982年的宏观金融崩溃
第四章 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
现代银行和影子银行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
西班牙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信贷繁荣
第二部分 崩溃:触发器和放大器
第五章 系统性风险及其放大和传播
策略互补性、放大和均衡多重性
21世纪第一个十年爱尔兰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1997—1998年的新兴市场金融风暴
第六章 偿付能力与流动性
债务,以及极具挑战性的对流动性不足和失去偿付能力的区分
1931年德国银行系统的挤兑
2010—2012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
第七章 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的联结
“恶魔循环”/“末日循环”
2007—2010年欧洲各国银行与主权政府之间的循环
2001—2002年的阿根廷危机
第八章 逃向安全资产
安全资产
欧元区的借贷成本:2010—2012年危机
新冠疫情期间的大避险:2020年
第三部分 政策与经济复苏
第九章 汇率政策与复苏速度
汇率和复苏模型
1994—1995年的墨西哥龙舌兰危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持续停滞
第十章 新的常规性货币政策
准备金饱和与量化宽松
日本中央银行自1998年以来的创新
危机期间欧元区的收益率曲线
第十一章 财政政策和实际利率
对储蓄和投资的重新审视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储蓄的增加
美国大萧条的结束
第四部分 最后的话
第十二章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同类热销排行榜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