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采用Comware V7 6W103版本,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了H3C(新华三)以太网交换机的主要基础功能、技术原理和应用配置方法,并且以大量的实验案例验证了相应的技术原理和配置方法。
本书主要包括Comware V7系统的使用与维护、设备登录、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虚拟化技术IRF、以太网接口和链路聚合、LLDP和ARP、VLAN和QinQ等内容。本书既可作为H3C网络工程师参加H3CNE、H3CSE和H3CIE认证考试的自学教材,也可作为H3C认证培训机构的参考教材,还可供广大对H3C以太网交换机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作者介绍
王达,《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二版):51CTO“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原创IT图书”、思科中文技术社区“最值得阅读的十大图书”、至顶网“十大最受欢迎技术图书”。《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H3C篇》:至顶网“最受欢迎计算机图书”。《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H3C篇》和《金牌网管师一网络工程方案规划与设计》:51CTO“年度读者最喜爱的原创IT图书”。《网管员必读——超级网管经验谈》(第二版):互动出版网“我最喜爱的技术圈书”。《网络工程师必读一网络工程基础》:51CTO“读者最喜爱的技术图书”。 -
目录
第1章 Comware V7系统使用与维护
1.1 Comware V7简介
1.1.1 Comware V7系统的组成及主要优势
1.1.2 Comware V7系统的主要优势
1.1.3 Comware V7的分布式架构
1.2 命令行接口基础
1.2.1 CLI视图
1.2.2 Comware V7命令行在线帮助
1.2.3 undo命令行格式
1.3 命令行的输入与编辑
1.3.1 命令行缩写和接口简称输入
1.3.2 命令行回显功能启用与关闭
1.3.3 命令行编辑功能键和快捷键
1.3.4 字符串和文本类参数的输入注意事项
1.4 命令行的显示与过滤
1.4.1 启用分屏显示功能
1.4.2 命令行显示的过滤
1.4.3 历史命令的调用和查询
1.5 配置文件管理
1.5.1 配置分类
1.5.2 配置文件类型
1.5.3 配置文件格式要求
1.5.4 配置文件的保存
1.5.5 配置文件同步功能
1.5.6 管理下次启动配置文件
1.5.7 备份或恢复主用下次启动配置文件
1.5.8 配置文件回滚
1.6 系统软件升级
1.6.1 软件包分类
1.6.2 软件升级方式
1.6.3 通过Boot-Loader方式升级设备软件
第2章 设备登录
2.1 用户线和用户
2.1.1 用户线
2.1.2 用户认证方式
2.2 RBAC基础
2.2.1 角色权限分配
2.2.2 用户授权角色的配置方式
2.3 RBAC配置
2.3.1 创建用户角色
2.3.2 配置用户角色规则
2.3.3 输入命令特征字符串时的注意事项
2.3.4 配置特性组
2.3.5 配置资源控制策略
2.3.6 为用户授权角色
2.3.7 切换用户角色
2.4 配置通过Console登录设备
2.4.1 通过Console首次登录设备
2.4.2 Console登录配置
2.4.3 通过CLI登录的配置管理
2.4.4 密码认证方式Console登录的配置示例
2.4.5 Scheme本地认证方式Console登录的配置示例
2.5 配置通过Telnet登录设备
2.5.1 配置设备作为Telnet服务器
2.5.2 配置设备作为Telnet客户端
2.5.3 密码认证方式Telnet登录配置示例
2.5.4 Scheme本地认证方式Telnet登录配置示例
2.6 配置通过SSH登录设备
2.6.1 SSH协议简介
2.6.2 配置设备作为Stelnet服务器
2.6.3 password认证方式Stelnet登录配置示例
2.6.4 publickey认证方式Stelnet登录配置示例
2.7 登录用户控制
2.8 配置命令行授权/计费功能
第3章 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
3.1 文件系统管理
3.1.1 存储介质和文件系统
3.1.2 文件系统结构
3.1.3 存储介质和文件系统操作
3.1.4 文件夹操作
3.1.5 文件操作
3.2 通过FTP进行文件传输
3.2.1 FTP简介
3.2.2 配置设备作为FTP服务器
3.2.3 设备作为FTP服务器配置示例
3.2.4 配置设备作为FTP客户端
3.3 通过TFTP进行文件传输
3.3.1 配置设备作为TFTP服务器
3.3.2 配置设备作为TFTP客户端
3.3.3 设备作为TFTP客户端的配置示例
3.4 设备管理
3.4.1 配置设备的基本参数
3.4.2 配置设备的安全参数
3.4.3 调整设备的能力
3.4.4 监控设备
3.4.5 设备维护
3.4.6 定时执行任务配置示例
第4章 虚拟化技术IRF
4.1 IRF基础
4.1.1 IRF的主要优点
4.1.2 IRF基本概念
4.2 IRF工作原理
4.2.1 物理连接
4.2.2 拓扑收集
4.2.3 角色选择
4.2.4 IRF的管理与维护
4.3 IRF基本配置
4.3.1 IRF配置限制及基本配置流程
4.3.2 独立运行模式下IRF基本参数预配置
4.3.3 IRF基本参数快速配置
4.3.4 IRF模式下IRF配置
4.4 IRF MAD(多主检测)
4.4.1 4种MAD检测方式
4.4.2 MAD故障恢复原理
4.4.3 LACP MAD检测原理及配置
4.4.4 LACP MAD检测配置示例
4.4.5 BFD MAD检测
4.4.6 BFD MAD检测配置示例
4.4.7 ARP MAD检测
4.4.8 ARP MAD检测配置示例
第5章 以太网接口和链路聚合
5.1 以太网接口
5.1.1 以太网接口的分类与编号规则
5.1.2 管理以太网接口配置
5.1.3 以太网接口/子接口的基本配置
5.1.4 以太网接口通用扩展配置
5.1.5 二层以太网接口属性配置
5.1.6 以太网接口批量配置
5.2 端口隔离
5.2.1 配置端口隔离
5.2.2 端口隔离配置示例
5.3 以太网链路聚合
5.3.1 以太网链路聚合基础
5.3.2 静态聚合模式
5.3.3 动态聚合模式
5.3.4 动态聚合的原理
5.3.5 以太网链路聚合限制
5.3.6 配置以太网链路聚合
5.3.7 限制聚合组内选中端口的数量
5.3.8 配置聚合接口
5.3.9 配置聚合链路负载分担
5.3.10 二层静态链路聚合配置示例
5.3.11 三层静态链路聚合配置示例
5.3.12 二层动态链路聚合配置示例
5.3.13 配置简单跨设备链路聚合
5.3.14 S-MLAG配置示例
第6章 LLDP和ARP
6.1 LLDP基础
6.1.1 LLDP代理和桥模式
6.1.2 LLDP报文格式
6.1.3 LLDP TLV
6.1.4 LLDP的工作模式和报文收发机制
6.2 LLDP基本功能配置
6.2.1 开启LLDP功能
6.2.2 配置LLDP桥模式和工作模式
6.2.3 配置允许发布的TLV类型
6.2.4 配置管理地址及其封装格式
6.2.5 配置LLDP报文的封装格式
6.2.6 配置LLDP相关参数及其他功能
6.3 地址解析协议
6.3.1 ARP报文格式
6.3.2 同一IP网段的ARP中的地址解析原理
6.3.3 不同IP网段的ARP中的地址解析原理
6.3.4 ARP表项类型
6.3.5 创建静态ARP表项
6.3.6 配置动态ARP表项
6.3.7 短静态ARP表项配置示例
6.3.8 长静态ARP表项配置示例
6.3.9 多端口ARP表项配置示例
6.4 免费ARP
6.4.1 免费ARP简介
6.4.2 免费ARP报文定时发送功能
6.4.3 配置免费ARP
6.5 代理ARP
6.5.1 代理ARP工作原理
6.5.2 配置代理ARP
6.5.3 普通代理ARP应用配置示例
第7章 VLAN和QinQ
7.1 VLAN技术原理
7.1.1 VLAN帧格式
7.1.2 交换端口类型
7.1.3 VLAN划分方式
7.2 VLAN配置
7.2.1 创建并配置VLAN基本属性
7.2.2 基于端口的VLAN配置
7.2.3 基于端口的VLAN配置示例
7.2.4 基于MAC地址的VLAN配置
7.2.5 手动配置静态MAC VLAN示例
7.2.6 基于IP子网的VLAN配置
7.2.7 基于IP子网VLAN配置示例
7.2.8 基于协议的VLAN配置
7.2.9 基于协议VLAN的配置示例
7.2.10 VLAN接口配置
7.3 MVRP
7.3.1 MRP实现机制
7.3.2 MVRP配置
7.3.3 MVRP配置示例
7.4 QinQ
7.4.1 QinQ简介
7.4.2 QinQ报文格式及工作原理
7.4.3 QinQ基本功能配置
7.4.4 VLAN透传功能配置
7.4.5 VLAN标签的TPID值配置
7.4.6 外层VLAN标签的802.1p优先级配置
7.4.7 QinQ配置示例
7.4.8 VLAN透传配置示例
同类热销排行榜
- C语言与程序设计教程(高等学校计算机类十二五规划教材)16
- 电机与拖动基础(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规划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13.48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13.6
- ASP.NET项目开发实战(高职高专计算机项目任务驱动模式教材)15.2
- Access数据库实用教程(第2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4.72
- 信号与系统(第3版下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15.08
- 电气控制与PLC(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电气信息类规划教材)17.2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17.36
- VB程序设计及应用(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4.32
- Java Web从入门到精通(附光盘)/软件开发视频大讲堂27.92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