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姚卫群著的这本《佛教思想与印度文化》从印度哲学思想、佛教与婆罗门教思想比较、中印文化思想融汇、佛教与现代社会发展等四个角度,展示出佛教思想根源于印度哲学,并在发展过程中与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交融互生的特点。 -
作者介绍
姚卫群,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外国哲学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81年开始执教北京大学至今。开设过佛教导论、印度佛教史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是佛教与东方哲学。出版了《佛学概论》、《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编译)、《印度婆罗门教哲学与佛教哲学比较研究》等著作十六部。发表论文二百三十余篇。著作获得过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 -
目录
前言
一 印度哲学思想
印度宗教哲学的发展线索与重要特点
古印度三大宗教的核心哲学理念及其差别
奥义书思想及其与婆罗门教六派哲学的关联
古印度哲学中的“真假”与“善恶”观念
吠陀奥义书中确立的婆罗门教的基础观念
印度古代哲学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观念
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中的思维方式
古印度的“禁欲”与“享乐”观念
“轮回”与“解脱”
古印度佛教的四姓平等观及多元倾向的思想体系
二 佛教与婆罗门教思想比较
佛教的法类别论与胜论派的句义论比较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事物形成观念
佛教的“二谛”与婆罗门教的“二知”
佛教与弥曼差派中的神观念比较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社会人生观念比较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无明”观念比较
佛教与婆罗门教中的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
《瑜伽经》与禅定
三 中印文化思想融汇
古代汉文资料对佛教外印度哲学研究的意义
玄奘法师译籍中涉及的“外道”思想
道安对佛教在中国发展的促进及现代启示
佛教的戒律及其主要发展线索
《坛经》与佛教的“空”观念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与禅宗的发展
舍利与佛塔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本无”及“本无异”之说与般若经中的“空”观念
南朝佛教中的“师说”与相关印度佛典
罗什的般若中观译典对国人了解“空”的意义
四 佛教与现代社会
人间佛教思想在印中佛典中的重要表述和现实意义
药师思想与健康社会
新世纪的都市寺院发展
佛教思想与世界的和平与和谐
同类热销排行榜
-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14.4
- 八万四千问18
- 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14.4
- 梦的解析15.92
- 我心温柔自有力量15.2
- 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纪念版)(精)19.92
- 幸福爱(从新手到高手的爱情修习课)15.92
-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全译全注)14.4
- 菜根谭/中华经典藏书7.6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