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在文学理论的知识谱系中,“作者意图”是一个不可缺失的要素。自20世纪以来,意图问题得到了较之从前更频繁的讨论。本书就美国学者赫施(E.D.Hirsch)的“作者意图理论”加以研究:一方面,从“主体”“意向性”“文本”“语言”“语境”等多个视角切入,描绘作者意图在赫施理论中不同于传统观点的“多元建构”状态;另一方面,基于对“认知的不可知论”“意义/指意”“意欲类型”“或然性判断” “有效性验定”等命题的开掘,揭示赫施对意义之“确定性”的执着追求,以及隐含其中的关乎文化、伦理、价值、真理等问题的更深入思考。本书试图通过对赫施的研究,为面临文化虚无主义危机的当代中国文论带来些许启示。 -
作者介绍
庞弘(1984一),四川成都人,文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论美学教研室主任,主要学术兴趣集中于西方文论和视觉文化理论。现已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23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四川省社科研究青年项目各一项,出版译著《导读福柯(规训与惩罚)》《福柯:关键概念》。 -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意义与方法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概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篇章安排
上编 作者意图理论——存在依据及其思想资源
第一章 主体命运与作者的身份变迁
第一节 主体的性质及其发展
第二节 作者:从“在场”到“缺席”
第三节 作者身份:从“范式”到“建构”
第二章 作者意图:从“心灵共鸣”到“反对理论”
第一节 施莱尔马赫:“心灵共鸣”与浪漫主义的诉求
第二节 贝蒂:“富有意义的形式”与建构精神科学普遍方法论的尝试
第三节 卡纳普和迈克尔斯:“反对理论”与新实用主义者的选择
第三章 走向解释的伦理关怀:赫施意图理论的思想根基
第一节 作者意图:从认知的优越性到伦理的必要性
第二节 作者意图的伦理内涵
第三节 对意图论伦理观的反思
中编 张力与悖论——赫施对作者意图的多重建构
第四章 意图和意向性
第一节 意图作为“意向性对象”
第二节 历史的超越与意图的延伸
第三节 一种“主体间性”格局
第五章 意图和语言
第一节 问题的引入:亨普蒂·邓普蒂式的疑难
第二节 意图先于语言:赫施对“语言学转向”的诊断
第三节 “言说主体”与意图理论的“作者建构”
第六章 意图和语境
第一节 “视域”:“融合”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第二节 从语境通往意图:“范型”概念的提出
第三节 面向语境:价值及其缺憾
下编 意义的“确定性”——赫施意图理论的深层追问
第七章 反认知的“无神论”:赫施对“不确定”意义观的批判
第一节 “不确定”的当下景观
第二节 从“无神论”到“不可知论”:赫施的回应
第三节 追寻“确定性”:人文主义者的选择
第八章 “意义”和“指意”:确定性理论的关键概念
第一节 “意义”与“指意”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捍卫“确定性”:“意义”与“指意”的思想动因
第三节 从“意义”与“指意”到“知识”与“价值”
第九章 意义作为“意欲类型”:确定性法则的独特呈现
第一节 “意欲类型”:缘起及其特性
第二节 “亦此亦彼”:类型化意义的存在方式
第三节 走向“惯例”:类型的自我瓦解
第十章 “或然性判断”与“有效性验定”:确定性律令的实践策略
第一节 或然性判断:“开放”与“封闭”的互涉
第二节 有效性验定:“深度”与“去深度”的斡旋
第三节 从“意义的确定性”到“真理的政治”
余论 作者意图与中国经验
参考文献
后记
同类热销排行榜
-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14.4
- 八万四千问18
- 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14.4
- 梦的解析15.92
- 我心温柔自有力量15.2
- 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纪念版)(精)19.92
- 幸福爱(从新手到高手的爱情修习课)15.92
-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全译全注)14.4
- 菜根谭/中华经典藏书7.6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