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中国哲学原论》共六卷,包括《导论篇》、《原性篇》、《原道篇》(三卷)和《原教篇》.不以个别哲学家为对象,而是以若干名辞与问题为研究中心,贯论中国哲学。重在探寻中国哲学问题与哲学名辞义训之原始,进而引绎其涵义。观其涵义演变,并以此彰显思想义理次第孳生之原。全书本哲学以言哲学史,又本哲学史以言哲学。本书是《中国哲学原论》之第二部,主题为“中国哲学中人性思想之发展”,全书纵观中国哲学全史,扣紧“性”这一核心问题,次第展示中国先哲言人性的种种义理及其所成的义理世界,以论述二千余年人性思想的发展,内容及于先秦、汉、魏之人性论,隋唐佛家之性论,及宋明之心性论等。 -
作者介绍
唐君毅(1908—1978),四川宜宾人。著名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出身书香门第,接受过良好的旧学教育。曾任教于华西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曾任江南大学教务长。 -
目录
自序
一 本书写作之宗趣及其所论述之范围
二 本书论述之方式、态度与方法
三 本书之内容
第一章 中国人性观之方向与春秋时代之对德言性、孔子之对习言性、告子之即生言性与孟子之即心言性
一 人性观中西哲之胜义及中国人性观之方向
二 具体生命之性,非性相之性,及春秋时代之对道德理想而言性,与孔子言性相近、习相远之涵义
三 告子之言义外及生之谓性之诸涵义
四 孟子不自生言性之即心言性可统摄即生言性之说之四义
五 孟子之即“心之生”以言性之意义
第二章 庄子之复心言性、荀子之对心言性与《中庸》之即性言心
一 心知、机心、成心之祸患
二 复性命之情之生活意义
三 心之思虑所成之礼义文理与性之对较关系,及性恶之义
四 心欲善,心中理、合道,与中理合道之“心之理”或“心之性”
五 《中庸》之即诚言性,即明言心,与率性尽性
六 尽己性与尽人性、尽物性之涵义
第三章 乾坤之道、礼乐之原、政教之本,与秦汉学者之言性
一 《易传》之即继言善、即成言性,与本德行以有神明之知
二 运神明以知乾坤之道,与即道言性
三 《礼记》之尚情,与其即礼乐之原之人情以言性之论
四 礼乐、人情、德行与天地之道
五 秦汉学者言性之目标,与《吕览》《淮南》之贵生全性、即寿言性与摄德归性
六 率性循性,与人生行事及政教之本
七 综论道家型之生命状态之价值
第四章 汉魏学者对客观的人性之分解的说明
一 汉儒之谓人性为一客观之论题,董仲舒之为成王者之任,而随名入理以言性之说
二 随名人理之思路之局限,与成就政教之目的以外之言性观点之讨论
三 气分为阴阳二者之观念之形成与其涵义
四 人性与阴阳善恶及性三品之论
五 性之品级之观念之所以立,与王充之即命言性,及纯价值义之性
六 刘劭为任使众材,而即形征性,论才性之品与逐步客观化之观人术
第五章 客观的人性论之极限与魏晋人之重个性及个性之完成之道
第六章 佛家言性之六义及其与中国传统言性之异同
第七章 般若宗即空言性,与唯识宗即识言性及即种姓言性
第八章 佛心与众生之佛性
第九章 华严之性起与天台之性具及其相关连之问题
第十章 禅宗与佛学他宗及惠能《坛经》之自性义与工夫
第十一章 由佛再人儒之性论
第十二章 二程之即生道言性与即理言性
第十三章 朱子之理气心性论
第十四章 象山、慈湖至阳明之即心性工夫,以言心性本体义
第十五章 阳明学派及东林学派对“至善”及“无善无恶”之重辨与刘蕺山之言心性之本体工夫义
第十六章 王船山以降之即“气质”“才”“习”“情”“欲”以言性义
第十七章 总论性之诸义及言性之诸观点,与中国言性思想之发展
附编:原德性工夫
同类热销排行榜
-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14.4
- 八万四千问18
- 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14.4
- 梦的解析15.92
- 我心温柔自有力量15.2
- 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纪念版)(精)19.92
- 幸福爱(从新手到高手的爱情修习课)15.92
-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全译全注)14.4
- 菜根谭/中华经典藏书7.6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