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是《思考考古》的续集,立足于“考古”本位,向内观看,看到了考古本身存在问题,对其进行了揭示和剖析。全书分为六部分:考古学的人文属性、考古学理论的各个方面、考古学发展遇到的挑战、中国考古学的范式和“中国学派”、考古学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位置、中国考古学的未来展望。作者受哲学和理论训练多年,对一些问题的提出十分大胆,看法也存在独到之处。例如对于苏秉琦及其“中国学派”的问题,在《有关“中国学派”的思考》中,指出了业界对此提法的心照不宣和讳莫如深,勇敢指出考古需要“中国学派”,有利于重建文化意义,争取国际话语权。对于时下公众考古热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看法,从考古学的社会责任、话语权以及如何更加准确的向公众展示考古成果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和反思。 -
作者介绍
陈胜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2年生,湖北嘉鱼人。1993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1996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1998年赴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随美国考古学会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弗雷德·温道夫和“新考古学”泰斗路易斯·宾福德攻读博士,200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考古学理论、史前考古、石器分析等。著有《史前的现代化》《思考考古学》《学习考古》《人之追问》等;译有《追寻人类的过去》《考古学:关键概念》《小工具大思考》等。 -
目录
自序 追问考古学
一 如何来看考古学?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什么?
人文社会科学与科学
考古学的内与外
现代性与中国考古学
思维方式与中国式考古
思考文化研究
传统与中国考古学
中国考古学现代性的再反思
二 如何来看考古学理论?
走入理论的天地
理论能为考古学做什么?
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条件
What does it mean?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技术
有关空间考古
应从遗址废弃过程考察遗物的集中保存现象
三 如何应对学科发展的挑战?
如何理解考古材料:当代考古学的方法
社会导向的考古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考古
物质文化史vs考古
物性的力量
纠结的考古学
物与人的关系:疏离与牵绊
四 如何定位中国考古学?
范式的根源
范式与前范式
中国考古学理论背后的反思
当前中国考古学所研究的问题
有关“中国学派”的思考
中国考古学的学术定位
中国考古学家的危机
第三世界考古
中国考古学的现代化
五 考古学该如何表达?
考古学的社会责任
考古学的话语
谁在考古:有关公众考古的思考
考古学术叙事的反思
家乡博物馆
从兵马俑看考古学的表达
“互联网+”时代的家乡博物馆
什么是考古学的真实?
六 中国考古学未来在哪里?
未来中国考古学面临的挑战
如何发展中国考古学派
构建中国考古学派的再思考
中国考古学理论的发展展望
考古学的“化西为中”
中国考古学,what next?
中国考古学的优势
走向人文的考古学
同类热销排行榜
- 向着光亮那方/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16.8
- 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15.2
-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下)/培文书系21.6
- 答案之书(精)15.2
- 八万四千问18
-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作品系列10.4
- 耶路撒冷三千年(精)31.2
-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作品系列11.2
- 梦的解析15.92
- 鱼羊野史(第6卷11-12月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18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