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在美国,每年都有数百名被告仅仅因为一个公民的法庭证词而被定罪。虽然心理学家几十年来一直怀疑目击者可能非常不可靠,但新的证据毫无疑问地表明,陪审团大大高估了目击者陈述的可信度。这是一个法律体系尚未解决或正视的问题。
在《目击者证词》这部经典作品中,伊丽莎白·洛夫特斯从心理学角度对法庭上目击者记忆的可靠性提出了异议。她从容易导致目击者出错的基本要素开始,如恶劣的观察条件、短暂的接触和压力,然后转到更微妙的因素,如期望、偏见和个人刻板印象,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实验揭示了如何从询问的方式上彻底改变目击者的记忆,如何巧妙地植入新的记忆。
本书曾荣获美国心理学基金会(APF)国家媒体奖(National Media Award),其中的实验曾入选“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在心理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颠覆性的研究成果,对美国的司法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作者介绍
伊丽莎白·洛夫特斯,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政治与社会科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通讯院士,心理科学协会(APS)前主席,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杰出教授。2002年出版的《普通心理学评论》将其列为20世纪最杰出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排名最高的女性心理学家)。 洛夫特斯是人类记忆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虚假记忆、目击者证词和法庭程序上。除了学术研究,她还曾作为专家证人或顾问出现在数以百计的案件审判中。 洛夫特斯获得过众多重量级奖项,包括心理科学协会(APS)詹姆斯·麦基恩·卡特尔会士奖(1997)和威廉·詹姆斯会士奖(2001)、美国心理学会(APA)心理学应用杰出科学奖(2003)、格文美尔心理学奖(2005)、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科学自由与责任奖(2010)、美国心理学基金会(APF)科学终身成就奖(2013)、约翰·马多克斯奖(2016)等。 -
目录
1996年版序
初版序
第一章 错误辨认
第二章 目击者证词的影响
第三章 感知事件
第四章 保留记忆中的信息
第五章 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第六章 记忆研究的理论问题
第七章 人身辨认
第八章 目击能力的个体差异
第九章 对目击者证词的普遍认识
第十章 目击者与法律系统
第十一章 一起真实的谋杀案:检方公诉加西亚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同类热销排行榜
- 目送/人生三书
-
21世纪的《背影》 + 感人至深的“生死笔记”+ 龙应台亲手摄影 + 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
- 顾城的诗(金版)(精)/蓝星诗库
- 人类群星闪耀时(插图本)/译林名著精选
-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附光盘第8版)(精)
- 文化苦旅(新版)
- 摆渡人
- 解忧杂货店(精)
- 骆驼祥子
-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
- 查令十字街84号(珍藏版)(精)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