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澳大利亚新华书店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 通论玄学/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文库
      • 作者:王葆玹|责编:郝玉明|总主编:赵汀阳//张志强
      • 出版社:中国社科
      • ISBN:9787522716381
      • 出版日期:2023/04/01
      • 页数:635
    • 售价:99.2
  • 内容大纲

        本书较全面地研究了魏晋时代的玄学,对玄学的渊源、背景、流派、人物、经典系统、笺注形式、作品、论题、学说及历史分期加以探讨,对东晋以后的制度化玄学也详加考辨。书中新见颇多,如说明玄学潮流中何晏与王弼分别开启了两个支流,前者注重才性论,后者注重性情论。作者认为东晋以后玄学仍继续流行,包括玄学在内的官方四学的建置与李充整理四部图书的史事有密切的关联。对于玄学与道教的关系、玄学与正统论的关系、玄学与唐代三教的关系等,作者也分别作了新的解说。此书为王葆玹先生最后的玄学研究代表作。
  • 作者介绍

        王葆玹,1946年生于北京,1981年开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从事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等职,并曾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研究范围包括经学、早期道家学说及魏晋玄学。著有《正始玄学》《玄学通论》《今古文经学新论》《王弼评传》《古今兼综——两汉经学》《老庄学新探》等书。
  • 目录

    小引
    引论
      一  何谓玄学
      二  玄学“火不热论”
      三  郭象“独化说”及其与向秀学说的关系
      四  仁孝与忠孝之辨
      五  才性论与性情论——玄学之分流
      六  “研几”与“知几”——形上形下之贯通
      七  玄学的经典系统与圣贤系统
      八  李充与制度化的玄学
      九  南朝的玄学科目及其与道教的分别
      十  玄学的儒道论
      十一  玄学历史的分期问题
    第一章  从《论衡》之初传到玄学之兴起
      一  《论衡》流行迟缓的原委
      二  《论衡》之初传
      三  王朗与《论衡》的关系
      四  《论衡》与荆州学
      五  《论衡》与玄学
      六  从《论衡》看《周易》义理之学的源流
      七  《太玄》学与玄学
    第二章  东汉魏晋之政体学说及其对正统论的影响
      一  “君臣一体”和“一卿为政”
      二  “摄位”与“摄政”
      三  关于冢宰摄政的成说
      四  王弼《易》学中的人事与君臣
      五  关于诸葛亮的尊崇及正统论之提出
    第三章  士庶等级与正始改制
      一  玄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二  正始玄学家的改制运动
    第四章  玄学讨论形式
      一  “书不尽言”的命题及其流行的情况
      二  以清谈为主、著述为辅的玄学讨论形式
      三  “谈”——种特殊的思想交流方式
      四  “清”字之义以及“清谈”一词的使用
      五  清议与清谈的关系
    第五章  玄学思想方法
      一  “理”的上升和义理学的形成
      二  名理之辨与言意之辨
      三  “言不尽意”——玄学言意之辨的前提
      四  “微言尽意”或“清言穷理”
      五  “微言妙象尽意”
      六  不假微言的“妙象尽意”说
      七  东晋时期“微言”“妙象”两说的争论
      八  “言意兼忘”与“言意之辨”的终结
      九  玄言诗、山水诗及其与“言意之辨”的关系
      十  王弼的“寻言寻象”“忘言忘象”和“存言存象”说
    第六章  正始玄学家及其著作
      一  夏侯玄及其《本玄论》等著作
      二  何晏生平事迹与著作

      三  管辂《易》学的玄学内容
      四  钟会生平及其著作
      五  王弼生平及其《易》学、《老》学
      六  王弼著作
    第七章  竹林七贤与两晋玄学
      一  竹林七贤的名称问题
      二  竹林名士寓居山阳的意义
      三  竹林名士共有的性格特征及其出身
      四  曹魏政局以及竹林名士集团的同步演变
      五  嵇康及其著作
      六  阮籍著作
      七  向秀著作
      八  山涛和王戎
      九  中朝名士
      十  东晋玄学家
    第八章  从东汉哲学到玄学的转变
      一  汉代宇宙论的繁琐化
      二  何晏的“复用无所有”说
      三  王弼的“万物始原”说和“伏羲重卦”说
      四  王弼老学的万物生化图式
      五  王弼《易》学中的璇玑和会要
      六  道德的含义
      七  两汉的《道经》《德经》和道德二元论
      八  河上公、王弼《老》学的盛衰
      九  道德不分的王弼注本
      十  王弼“不分道德”的哲学意义
      十一  名教与自然之辨
    第九章  王弼《周易大演论》辑本
      一  《周易大演论》解题
      二  直接论述“大衍之数”及其与“天地之数”的关系的佚文
      三  论述太极与两仪的佚文
      四  论述圣人性情的佚文
      五  一些出处不能论定的佚文
      六  从《周易大演论》佚文看汉魏数论的演变
    第十章  玄学的本体论
      一  王弼及钟会《老》学中的本末体用之学
      二  王弼《易》学中的义象理事说
      三  由卦主和尊位看绝对君权的否定
      四  卦主之因循至理
      五  王弼《易》学的改制理论
      六  王弼《易》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
      七  王弼《易》学之“全释人事”及其意义
      八  西晋玄学中的“贵无”“崇有”之争
      九  “火不热”“指不至”与“声无哀乐”
    第十一章  玄学的存在论
      一  向秀、郭象《庄子注》的疑案及其初步的解决
      二  郭象《庄子注》的改编
      三  关于唐代郭本《庄子》掺入向秀注文的证明
      四  向秀《庄子注》佚文的发掘及其与郭注的比较
      五  向秀思想——从本体论到存在论的过渡

      六  “迹”与“所以迹”及其兼忘——向秀、郭象哲学的分歧点之一
      七  圣人之“冥”——向秀、郭象圣人本体论的意义
      八  “独化于玄冥之境”与《致命由己》
      九  向秀、郭象存在论的政治思想及其社会意义
    第十二章  玄学人性论与人才论
      一  玄学人性论之形成
      二  才性之辨
    余论
      一  玄学家所受到的诬陷
      二  玄学著作立学官的问题
      三  论“浮华”
      四  玄学与唐代重玄学
    参考文献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