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澳大利亚新华书店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 知识分类与中国近代学术系统的重建(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 作者:文韬|责编:艾英//谭艳//延城城
      • 出版社:北京大学
      • ISBN:9787301339312
      • 出版日期:2023/06/01
      • 页数:952
    • 售价:119.2
  • 内容大纲

        本书探讨了近代中国如何参照西学,重新类分学术,从而建立新的系统,奠定今天的学术发展格局。这个过程既推动了中国学术融入世界,也改变了系统逻辑和传统思维。
        知识分类是一个切入点,于上透视西方文明如何在“物之序”的层面冲击并改造固有学术,把现代学科看成须在后殖民意义上予以检省的文化冲击的结果;于下把学科概念、学术范畴、科目关系、系统结构、知识形态等分散的关节点,整合成由点到面、由外及内的网络联动体系,深入细部的同时总揽全局。
        对知识纲目、系统结构、学术理念变化与重组的研究,展现了单一学科史难以传达的学术路径和知识全景图的改易,有助于深入把握近代学术乃至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再造,有利于重新检省国人对西学的理解与接受,推动今后的学术发展与文明对话——既包括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古代传统与近代发明的现代传统之间的沟通,也包括各学科的横向贯通与良性互动。
  • 作者介绍

        文韬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先秦两汉文学硕士、中西比较文学博士,2015-2016年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思想史、古代文学、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艺术理论与观念。     于学术核心期刊发表《从“以文存园”到“纸上造园”》《儒家器物观与中国传统艺术造型》《雅俗与正变之间的“艺术”范畴》等论文20余篇。出版译著2部、史料长编1部。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科研和出版项目3项。
  • 目录

    导论  为什么是分类
        一  福柯的寓言
        二  交叠的“知识型”
        三  分类即文明
        四  跨文化与跨学科的必要
        五  文化和社会理论的介入
        六  研究简说
    第一章  西学门类的认知次序与接受语境
      第一节  半坛陈酒:天文算学的接受基础
        一  中西争历的故实
        二  会通中西的清初天文学
        三  硕果犹存的算学基底
        四  传统数学的退场之思
      第二节  “格致”之惑:物理与化学的接收分歧
        一  定名定性与路径依赖
        二  “物理”范畴的凌乱
        三  成为典范的“化学”译介
        四  格致异同辨背后的中西学术观
      第三节  险夷之间:政法泛滥的缘由
        一  政法新术与宰相旧学
        二  中西合力与西风东移
        三  政法新学与政书旧目
        四  本无与旧有的矛盾
      第四节  一池萍碎:实学的兴起及其后效
        一  农学的故闻与新知
        二  农事成学对四民社会的考验
        三  兵学和商学的独立
        四  工学对士学的冲击
      第五节  舍道求器:当西教遇上“磐石”
        一  最早进入中国的西教
        二  以科学传教与道器分离
        三  合儒辟佛与舍道求器
        四  清末对教义的有意规避
      第六节  文化交流的主动与被动
        一  不求全体的实际选择
        二  学科版块的非均衡发展
        三 “发现中国”的反向传教
        四  西方汉学的隆兴
    第二章  科举与学堂:教育改制背后的社会转型
      第一节  制外西学:洋务学堂的教学实践
        一  三条辅助路线的梳理
        二  增设天文算学馆的争议
        三  洋务学堂的教学方式
        四  洋务教育的实绩与影响
      第二节  科举改革方案里的中西配比
        一  漫长的算学立科过程
        二  西学融入科举的方式
        三  中西分立的科考思路
        四  融通中西的不同议案
      第三节  国运转移与科举危机

        一  庚子突变与新政新方
        二  从递减到取代的转折
        三  科举制度的社会功效
        四  社会危机与科举危局
      第四节  普及教育与现代社会理念
        一  拖垮科举的过份在意
        二  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
        三  国民理念与教育普及
        四  普及教育的国家背景
      第五节  专业教育和现代社会生产与再生产
        一  对传统官员知识结构的质疑
        二  分门肄习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三  现代社会的专业化知识生产
        四  教育生产与社会结构再生产
      第六节  新学科构架与中学的边缘化
        一  中日教育理念的分歧
        二  中日学科设置的差异
        三  经学的文化与社会功能
        四  学科框架里的西体中用
    第三章  整合西学知识地图的努力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中式译书分类
        一  中式日用的大小之辨
        二  传统思路的理器之分
        三  颠倒的“节取”与改写的传统
      第二节  清末西书类目的二次选择
        一  甲午前的译介积累与整体追求
        二  译书清单的新式概括
        三  西人综述里的门类介绍
        四  甲午前后的分类变化
      第三节  西政类目的传统借鉴及其改造
        一  新政学与新士学的建构
        二  史学与吏学的收与放
        三  新旧杂糅的类书类目
        四  科举改制与框架调整
      第四节  西学全体的中式求索
        一  西学类目的座次讲究
        二  西艺子目的先后厘定
        三  西学类书的目录学追求
        四  中学引导与西学地图
      第五节  图书馆里的西进运动
        一  图书馆学现代标准存疑
        二  普及与研学的分歧
        三  西式的图书分类方案
        四  中西调和努力的失败
    第四章  传统的发明:中学分类再归纳
      第一节  “有用”中学的节取与归并
        一  科举科目资源的挖掘
        二  “求约”中学的提议与方案
        三  书院课目改革及其失败
        四  “存古”之所恤

      第二节  儒门分科的追寻与意义
        一  义理、考据、辞章的发言语境
        二  孔门四科说的偏执
        三  发掘儒学分科的意义
        四  民国的国学“正统”之争
      第三节  “六艺”类学平议
        一  章太炎的大小六艺说
        二  马一浮六艺论的新意
        三  “六艺”的发展流变
        四  经学中心到哲学中心的转移
      第四节  “四部”分类何以成为问题
        一  绕不开的“四部”
        二  “四部”与传统学术的关系
        三  图书分类和学术分类的困扰
        四  学术分科的争议与异议
      第五节  被淡忘的类书分类及其知识形态
        一  古今地位的悬殊
        二  类书的分类研究
        三  类书反映的知识形态差异
        四  现代与前现代知识的差异
    第五章  范畴重组:中外古今之间的“艺术”
      第一节  “艺术”语源及其使用语境
        一  驳杂多变的艺术子目
        二  “藝”与“術”的渊源
        三  “蓺術”合称及其所指
      第二节  雅俗之辨与学术定位
        一  《四库全书》体系里的“艺术”
        二  雅俗之辨与内外之别
        三  联动的学术网络系统
      第三节  源流正变与艺术定性
        一  《四库》艺术子类的流变
        二  宽窄艺术的分水岭
        三  经义系统的中间概念
      第四节  中西艺术范畴的叠加
        一  近代语源追溯的不足
        二  “艺术”与“美术”的交杂
        三  范畴的并置与叠加
      第五节  艺术功能的离析与对接
        一  新名词与旧功能
        二  变迁论和分层说的意义
        三  新眼光背后的旧旨趣
      第六节  中西艺术理念的混杂
        一  以美为术的新定位
        二  对西方艺术传统的截取
        三  新艺术的旧因缘
        四  “艺术”与“美术”的分离
    第六章  重塑传统:类分文学与界别学术
      第一节  日译名词与文学新类
        一  译名之惑
        二  严译何以不敌日译

        三  “文学”的切割与混同
        四  宽窄文学及其古今异路
    第二节  文章  分类与散文的现代转型
        一  散文研究的古今罅隙
        二  “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
        三  游移的标准与矛盾的主张
        四  文章分类与文类排序
    第三节  文章  分类与文学再定位
        一  从正宗到阙如的文章命运
        二  古代应用文的丰富与精致
        三  日用文章文学性的流失
        四  文拒载道与文学的边缘化
      第四节  从诗歌源流看系统改造
        一  《诗经》的近代文学改造
        二  诗史对接的艰难
        三  诗、赋对楚辞的争夺
        四  谁的文学谁的古代
      第五节  类目升降与重开格局
        一  文类升降及其历史改塑
        二  瓠落的西式文类
        三  文类发展的基本叙事结构
        四  “四部”格局的改易
      第六节  厘定学术及其水土流失
        一  研究与创作的分离
        二  考据独大及其对感性的驱逐
        三  实践的歧路与异路
        四  理论之惑与语言缺失
    第七章  “整理国故”:国学重组与系统切换
      第一节  中国文艺如何复兴
        一  “整理国故”与“文艺复兴”
        二  晚清国粹派的“古学复兴”
        三  “新学”反动与“国粹”新意
        四  国学新变的形式探索
      第二节  “科学方法”与“系统整理”
        一  民国学术的承与变
        二  胡适的“科学”转换
        三  国故整理方案中的“系统”
        四  “整理”与“系统”的胶著
      第三节  众学皆史的学术构架
        一  对中学系统的不同判定
        二  众学皆史的“中国文化史”构架
        三  史外无学的史学悖论
        四  新史学建设的分歧
      第四节  专科建设与国学故去
        一  科学分工与国学分家
        二  胡适的“国学”与“国故”
        三  “国故学”与“国学”的纠结
        四  不同的国学类分方式
      第五节  截断众流与继往开来:国学定位的今与古
        一  “中国学术”的反驳

        二  国学的古代与现代之争
        三  “国故”与“国故学”的价值反转
        四  国学的异见与反覆
      第六节  新知识谱系的中学碎片
        一  新知识系统的落成
        二  胡适的现代学术追求
        三  学术现代化与文化后殖民
        四  西学结构里的中国目录学
    第八章  他山之石:知识分类的有限性与相对性
      第一节  生物分类里的中西文化思维
        一  亚里士多德的西方自然观
        二  阴阳五行体系里的动物分类
        三  横向贯通的中式求同思维
        四  自然观看里的文化特色
        五  中国古代生物分类的早熟与连贯
      第二节  西方分类学及其发展困境
        一  科学分类法与世界知识体系
        二  民间知识与专家学术的分离
        三  分类学的神学预设
        四  渐失边界的类分对象
      第三节  科学的哲学拷问
        一  科学方法的破产
        二  科学假设从何而来
        三  范式更新与科学革命
        四  科学标准的相对性
      第四节  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分类讨论
        一  固定知识与固化成见的两面
        二  对原始分类及其思维的开掘
        三  驱动知识分类的权力话语
        四  社会学领域的知识相对论
      第五节  近代学科分类体系的建立
        一  科学、学科与大学课程
        二  西方近代学科体系的形成
        三  中国近代的学科建设历程
        四  我国当前的学科设置
      第六节  知识、学术、学科的辨析与反思
        一  知识分支里的学术与学科
        二  前学科时代的知识分类
        三  移动的学术边界
        四  对学科制度的反思
    余论  平行世界与杂交文化
        一  线性发展观与平行世界
        二  文化杂交的类型及其陷阱
        三  既有格局及其理论的松动
        四  全球化的地方型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