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澳大利亚新华书店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 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国际视野与本土体系)
      • 作者:郑鑫
      • 出版社:华东师大
      • ISBN:9787576041071
      • 出版日期:2023/09/01
      • 页数:295
    • 售价:27.2
  • 内容大纲

        21世纪以来,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成为全球各国教育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建立高效的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体系,是整体提升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基于我国在国际测评项目如PISA、TIMSS等项目中的突出表现,教师教育体系“为什么能”支撑中国学生的优异表现,是一个亟待回答的议题。本书着眼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的丰富样态,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多样的实证证据揭示中国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及系统性,分析了我国历史和文化因素、学校或区域结构、制度因素对教师学习与发展的支持或限制。本书试图描绘一幅中小学教师学习与发展的“全景图”,为广大一线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参考。此外,本书凸显全球视野下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的“中国”特色,基于中国教师与教学实践,参与国际教师研究对话,积极为全球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 作者介绍

        郑鑫,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教师学习与发展、教育领导、课程改革等,近年来在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 Leadership、《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国内外高水平SSCI及CSSCI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等。兼任西南大学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香港教育大学亚太变革与领导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期刊Future in Educational Research副主编等职。长期参与中小学校的课程建设、教学改进、科研指导及教师发展工作。
  • 目录

    前言:中国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体系何以持续高效?
    第一章  20世纪以来的教师政策、研究与实践
      一、20世纪以来的教师领域:发展阶段和主要特点
        (一)教师“缺位”阶段(20世纪中期以前)
        (二)专业化“生存”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三)多样化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
        (四)全球化阶段(21世纪初至今)
      二、教师政策的脉络情境:全球趋同
        (一)西方主要国家专业标准及内容
        (二)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及内容
      三、教师研究的脉络情境:逐渐分野?
        (一)关注结果的教师发展研究
        (二)关注过程的教师发展研究
      四、教师实践的脉络情境:多样与复杂
        (一)认识教师实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复杂多样的中国教师发展体系
      五、政策、研究如何影响实践
        (一)研究与政策之间的关系如何
        (二)研究如何影响实践
        (三)研究、政策、实践三者之间的张力
    第二章  学习理论如何影响教师研究
      一、学习理论主要的类型、观点及发展脉络
        (一)学习理论的传统学派分类
        (二)学习理论的三维谱系
      二、教师学习的两种理论视角:情境学习与实践共同体
        (一)情境学习
        (二)实践共同体理论
        (三)两种理论的贡献及评价
      三、小结与反思:如何研究教师及复杂的教学实践
        (一)本体论:教师作为学习者
        (二)知识论:教师学习什么的变迁
        (三)概念区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习
    第三章  我国课程改革20年教师实证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一、世纪之交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教师研究
      二、研究设计: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三、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一)发文量及发文特征
        (二)发文作者与研究机构分析
        (三)研究内容分析
        (四)实证研究方法分析
      四、讨论:中国情境中教师政策、研究与实践间的张力
        (一)教师实证研究与政策紧密关联,体现出改革政策的一致性与渐进性
        (二)教师实证研究主题呈现多样化,反映改革的复杂性与教师的主体性
        (三)教师实证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方法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有待加强
    第四章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教育差异:以专业学习共同体为例
      一、跨文化比较:霍夫斯泰德的国家文化观
      二、中西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差异
        (一)共同体目标与愿景的文化差异
        (二)教师集体学习的文化差异
        (三)支持性领导及其他条件的文化差异

        (四)其他支持条件
      三、跨文化比较的启示
        (一)学习共同体:静态特征还是动态发展?
        (二)学习共同体中的合作:冲突与和谐的两面性
        (三)领导者:权力与专业引导的平衡
    第五章  学校如何建设高效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一、引言:专业学习共同体为何全球流行?
      二、专业学习共同体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一)专业学习共同体:概念及其维度
        (二)专业学习共同体与领导行为的关系
        (三)信任关系在维持和发展PLC中的作用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量表
        (三)分析
      四、数据分析结果
        (一)量表信度和效度
        (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
        (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四)中介分析
      五、讨论与启示
        (一)领导实践行为对专业学习共同体和教师信任的影响
        (二)同事信任与校长信任的差异性作用
        (三)研究启示
    第六章  教师需要怎样的专业学习共同体?
      一、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追问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结果
        (一)专业学习共同体与教学满意度的描述统计结果
        (二)专业学习共同体各维度的差异分析
        (三)专业共同体与教学满意度、教学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四、讨论与启示
        (一)我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二)专业学习共同体与教学满意度、教学效能的关系分析
    第七章  课程实施中教师主动改变的个案研究
      一、问题提出:教师改变何以成为问题
      二、文献回顾:教师改变的维度及困境
        (一)教师地位改变的困境
        (二)教师行为改变的困境
        (三)教师心理改变的困境
      三、个案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研究对象
        (三)资料收集
        (四)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五)研究的效度分析
      四、课程实施中教师主动改变的表现
        (一)教学材料与活动的改变

        (二)教学实践的改变
        (三)教师心理的变化
      五、课程实施中教师主动改变:为何及何为?
        (一)教师赋权与教师专业自主
        (二)导师与教师专业群体的指导
        (三)认识与理解学生反馈
        (四)作为实践者的教师知识反思
    第八章  小学新手教师专业学习的叙事研究
      一、问题提出:新手教师专业学习为何重要
      二、新手教师与教师专业学习的研究综述
        (一)新手教师的研究
        (二)教师专业学习的分析框架
      三、叙事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叙事研究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资料收集与分析
      四、新手教师专业学习:四个不同的故事
        (一)令人羡慕的A老师
        (二)有教育情怀的B老师
        (三)A、B两位教师的专业学习
        (四)不断降低期待的C老师
        (五)向内求己的D老师
        (六)C、D两位教师的专业学习
      五、新手教师专业学习的三维度影响
        (一)制度层面:“形式都有,内容不一定都有”
        (二)人际层面:共学适道的学习共同体
        (三)个人层面:实践反思进步,信息技术赋能
    第九章  优秀教师反思的层次:基于六位名师的生涯反思的个案研究
      一、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
      二、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一)教师生涯阶段理论
        (二)反思的理论基础及模型
      三、个案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个案研究的选择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四、研究发现
        (一)技术水平的反思:“教”好以“安身立命”
        (二)实践性反思:关于师生互动和学科意义的反思
        (三)批判性反思:超越学科的教育思考和指向教育公平的反思
      五、影响教师反思的因素:“个人—人际—社会结构”的交互作用
        (一)个人因素
        (二)人际互动的影响
        (三)结构因素:学校与区域结构、文化的作用
    第十章  教师跨界学习的理论基础与实证研究
      一、复杂情境中的边界与教师跨界学习
      二、教师跨界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教师的边界及跨越
        (二)实践共同体理论中的边界及跨界学习
        (三)活动系统中的边界及跨界学习
        (四)跨界学习的机制

      三、名师工作室中的教师跨界学习研究:一项实证研究
        (一)名师工作室:起源、发展与特点
        (二)研究设计
      四、研究发现与讨论
        (一)教师的跨界学习的经验与过程
        (二)促进教师跨界学习的因素
      五、研究启示:利用边界促进跨界,助推教师持续学习
    结语: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的国际视野与本土体系
      一、两位普通中小学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图景
      二、中国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一种特色体系的构建
        (一)成为一名教师,就是进入了一个复杂体系
        (二)体系是动态调试的,受到微观、中观和宏观因素的综合影响
        (三)自上而下行政推动与自下而上实践探索的结合
        (四)制度结构纵向层级与横向扁平的结合
        (五)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发挥关键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六)历史与文化是我国教师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底色
        (七)为国际教师教育体系构建提供参考与借鉴
    附录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后记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