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澳大利亚新华书店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 人格心理学(经典理论和当代研究原书第6版美国名校学生喜爱的心理学教材)
      • 作者:(美)霍华德·S.弗里德曼//米利亚姆·W.舒斯塔克|责编:蒋雪雅|译者:王芳
      • 出版社:机械工业
      • ISBN:9787111680093
      • 出版日期:2021/05/01
      • 页数:341
    • 售价:54
  • 内容大纲

        本书阐述了人格心理学的8个基本理论取向(精神分析、自我、生物学、行为主义、认知、特质、人本-存在-积极心理学、人-情境交互作用),并致力于在8个理论取向间做到一致与平衡。人类的复杂性源于各种因素,每个取向对于理解人格都有帮助。
        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理论学派创始人的个性品质及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让读者能从历史的角度看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帮助读者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对“人”的思考更加全面、科学。
        本书新版囊括了大量现代研究,包罗万象,引人入胜,如基于媒体及网络大数据进行的人格研究、精神分析的现代案例、促进人格理解的脑科学研究、社会认知取向的人格研究、文化与人格的相关内容等,方便读者对感兴趣领域的新兴发展进行深入探索。
  • 作者介绍

  • 目录


    前言
    作者简介
    第1章  什么是人格
      1.1  人格与科学
        人格理论从何而来
      1.2  人格理论观点概览
        1.2.1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八大取向概述
        1.2.2  各个理论取向的人格观点是迥然不同的吗
      1.3  人格心理学简史
        1.3.1  戏剧与自我展示
        1.3.2  宗教
        1.3.3  进化生物学
        1.3.4  测评
        1.3.5  现代理论
      1.4  人格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潜意识、自我、独特性、性别、环境和文化
        人格是一个有用的概念吗
      1.5  情境下的人格
    第2章  人格测量与研究
      2.1  测量人格
        2.1.1  信度
        2.1.2  结构效度
      2.2  偏差
      2.3  各种人格测量
        2.3.1  自我报告测验
        2.3.2  Q分类测验
        2.3.3  他人评定
        2.3.4  生理测量
        2.3.5  行为观察
        2.3.6  访谈
        2.3.7  表达性行为
        2.3.8  档案分析和传记研究
        2.3.9  投射测验
        2.3.10  人口统计学和生活方式信息
        2.3.11  社交媒体在线网络分析和大数据
        2.3.12  是否存在一种测量人格的方法
      2.4  哪些方法无法测量人格
      2.5  研究设计
        2.5.1  个案研究
        2.5.2  相关研究
        2.5.3  实验研究
      2.6  人格测验的伦理
    第3章  精神分析取向的人格理论
      3.1  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
        3.1.1  潜意识和治疗技术
        3.1.2  心理结构
      3.2  性心理发展
        3.2.1  口唇期
        3.2.2  肛门期
        3.2.3  生殖器期

        3.2.4  潜伏期
        3.2.5  生殖期
      3.3  男性与女性
      3.4  防御机制
        3.4.1  压抑
        3.4.2  反向形成
        3.4.3  否认
        3.4.4  投射
        3.4.5  替代
        3.4.6  升华
        3.4.7  退行
        3.4.8  合理化
      3.5  跨文化问题
      3.6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贡献和局限
      3.7  实验心理学带来的现代发展
        3.7.1  潜意识情绪和动机
        3.7.2  自由意志的错觉
        3.7.3  记忆增强
        3.7.4  幼事遗忘
        3.7.5  记忆
        3.7.6  遗忘症
    第4章  新精神分析和自我取向的人格理论
      4.1  卡尔·荣格——自我
        4.1.1  荣格理论的背景
        4.1.2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4.2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4.2.1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理论的不同点
        4.2.2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4.3  卡伦·霍尼——文化和女性心理学
        4.3.1  反对阴茎妒羡
        4.3.2  基本焦虑
        4.3.3  自我
        4.3.4  神经症性的应对策略
        4.3.5  霍尼对精神分析的贡献
      4.4  安娜·弗洛伊德和海因兹·哈特曼——自我论述
      4.5  客体关系理论
        4.5.1  玛格丽特·马勒的共生论述
        4.5.2  梅兰妮·克莱恩和海因茨·科胡特的关系论述
        4.5.3  客体关系理论的贡献
      4.6  埃里克·埃里克森——人生全程的自我认同和认同危机
        4.6.1  埃里克森生平
        4.6.2  自我认同形成和自我危机
      4.7  自我认同的现代理论观点
        4.7.1  个人和社会认同
        4.7.2  目标和人生任务的作用
        4.7.3  可能自我和追寻有意义的生活
    第5章  生物学取向的人格理论
      5.1  直接的遗传效应
        5.1.1  自然选择与功能主义
        5.1.2  安格曼综合征

        5.1.3  行为基因组学
      5.2  气质的遗传效应
        5.2.1  活动性、情绪性、社交性、冲动性
        5.2.2  艾森克的神经系统气质模型
        5.2.3  格雷的强化敏感性人格理论
        5.2.4  感觉寻求与成瘾倾向
      5.3  双生子作为数据来源
        5.3.1  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的双生子研究
        5.3.2  明尼苏达大学的双生子研究
        5.3.3  教养及非共享环境差异
        5.3.4  表观遗传学
        5.3.5  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
      5.4  性别认同与性取向
        5.4.1  生殖优势
        5.4.2  激素与经验
      5.5  生物因素的调节作用
        5.5.1  环境毒素的作用
        5.5.2  生理疾病的作用
        5.5.3  合法与非法药物的作用
      5.6  环境创设的作用
        向性
      5.7  他人反应的作用
        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
      5.8  社会生物学
        灰姑娘效应
      5.9  达尔文主义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5.9.1  文化、纳粹主义和“优越的种族”
        5.9.2  人类基因组与优生学
    第6章  行为主义与学习取向的人格理论
      6.1  人格的经典条件反射
        6.1.1  刺激反应的条件化
        6.1.2  条件反射的行为模式
        6.1.3  消退过程
        6.1.4  神经质行为的条件化
        6.1.5  条件反射原理应用的复杂性
      6.2  行为主义取向的起源
        6.2.1  拒绝内省法
        6.2.2  恐惧条件反射和系统脱敏
      6.3  斯金纳激进的行为主义
        6.3.1  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来描述人格
        6.3.2  强化控制
        6.3.3  斯金纳行为主义的乌托邦
      6.4  行为主义的应用
        内在过程、外在因果和自由意志
      6.5  其他学习取向的人格理论
        6.5.1  内驱力的作用
        6.5.2  社会学习理论:多拉德和米勒
        6.5.3  习惯层级
        6.5.4  驱力冲突
        6.5.5  育儿模式和人格

        6.5.6  现代的行为主义取向
      6.6  评价
    第7章  认知与社会认知取向的人格理论
      7.1  认知取向的根源
        7.1.1  格式塔心理学的根源
        7.1.2  柯特·勒温的场论
        7.1.3  认知风格变量
      7.2  认知与知觉机制
        7.2.1  图式理论
        7.2.2  类别化
        7.2.3  注意控制
        7.2.4  注意的个体差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7.2.5  认知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7.3  人人都是科学家:乔治·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7.3.1  人人都是业余人格理论家
        7.3.2  角色建构库测验
      7.4  社会智力
      7.5  作为人格变量的解释风格
        7.5.1  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7.5.2  习得性无助和习得性乐观
      7.6  朱利安·罗特的控制点理论
        7.6.1  泛化期望和特定期望
        7.6.2  强化和心理情境的作用
        7.6.3  控制点
      7.7  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7.7.1  自我体系
        7.7.2  观察学习
        7.7.3  自我效能感
        7.7.4  自我调节过程
      7.8  如同计算机一样的人
    第8章  特质取向的人格理论
      8.1  特质取向的历史
        8.1.1  荣格的内外倾理论
        8.1.2  统计学的应用
        8.1.3  Q数据、T数据、L数据和16 PF
      8.2  高登·奥尔波特的特质心理学
        8.2.1  文化的重要性
        8.2.2  机能对等
        8.2.3  共同特质
        8.2.4  个人禀赋
      8.3  当代特质取向:大五人格
        8.3.1  大五人格模型是如何发展的
        8.3.2  职业生涯和其他重要生活结果
        8.3.3  五个是多还是少
        8.3.4  艾森克的大三理论及其他
        8.3.5  艾森克理论的证据
      8.4  人格判断
        8.4.1  人格判断的一致性
        8.4.2  特质概念的局限性
      8.5  类型

      8.6  动机
        8.6.1  动机的测量
        8.6.2  特质的动机取向
      8.7  表达风格
        8.7.1  情感表达
        8.7.2  支配性、领导力与影响力
        8.7.3  表现力与健康
    第9章  人本、存在和积极取向的人格理论
      9.1  存在主义
        现象学观点
      9.2  人本主义
        9.2.1  创造力和心流
        9.2.2  与他人的关系定义我们的人性
      9.3  爱是生活的核心:埃里克·弗洛姆
        9.3.1  爱的艺术
        9.3.2  辩证的人本主义
        9.3.3  是否有证据支持弗洛姆的观点,如“焦虑的时代”
      9.4  责任:卡尔·罗杰斯
        9.4.1  成长、内在控制和正在体验着的人
        9.4.2  罗杰斯治疗和成为你自己
      9.5  焦虑和恐惧
        9.5.1  焦虑、威胁和无力
        9.5.2  个人选择
      9.6  自我实现
        9.6.1  荣格思想中关于自我实现的早期观点
        9.6.2  高峰体验
        9.6.3  自我实现的内在驱动力
        9.6.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9.6.5  自我实现的测量
      9.7  幸福和积极心理学
        9.7.1  积极心理学
        9.7.2  美国悖论和享乐适应
        9.7.3  心盛与PERMA模型
      9.8  对存在-人本主义取向的进一步评估
    第10章  人-情境交互作用取向的人格理论
      10.1  人际精神病学
        10.1.1  人际精神病学与精神分析理论的对比
        10.1.2  人格是一种人际交往模式
      10.2  动机和目标
        10.2.1  人学系统
        10.2.2  主题
        10.2.3  叙事取向
      10.3  现代交互作用取向的开端
        10.3.1  米歇尔的批评
        10.3.2  米歇尔的理论
        10.3.3  特质的效度
      10.4  情境的力量
        10.4.1  特质相关性及情境的“人格”
        10.4.2  跨情境的平均一致性
        10.4.3  镜像神经元

        10.4.4  个人与社会情境
        10.4.5  寻找和创造情境
      10.5  纵向研究的重要性
        10.5.1  生命历程取向
        10.5.2  准备状态
      10.6  交互作用和发展
        难以预测的人类行为
    第11章  性别差异
      11.1  男性和女性存在差异吗
        性别差异的证据
      11.2  人格性别差异简史
        19世纪的观点
      11.3  性别差异的生物学影响
        11.3.1  孕期性激素对性别行为的影响
        11.3.2  性激素在青春期及之后的影响
      11.4  从八种理论视角看人格的性别差异
        11.4.1  精神分析取向
        11.4.2  新精神分析取向
        11.4.3  生物/进化取向
        11.4.4  行为主义取向
        11.4.5  认知取向
        11.4.6  特质取向
        11.4.7  人本主义取向
        11.4.8  交互作用取向
      11.5  性别差异的跨文化研究
      11.6  爱和性行为
    第12章  压力、调适和健康差异
      12.1  疾病倾向人格
        12.1.1  健康行为与健康的环境
        12.1.2  病人角色
        12.1.3  疾病引起的人格改变
        12.1.4  素质-应激
        12.1.5  人格障碍
        12.1.6  压力、调适和健康研究的新近发展
      12.2  人格、冠心病倾向和其他疾病
        12.2.1  A型行为模式和易怒的挣扎
        12.2.2  放弃
        12.2.3  其他疾病
      12.3  人类白蚁
        12.3.1  尽责性
        12.3.2  社交性
        12.3.3  愉悦
        12.3.4  压力下的“白蚁”
        12.3.5  心理健康
      12.4  责备受害者
      12.5  自愈型人格
        12.5.1  控制、投入和挑战
        12.5.2  信任和奉献
      12.6  自愈型人格的人本和存在主义观点
        12.6.1  成长导向

        12.6.2  认同、道德和目标
        12.6.3  连续感
    第13章  文化、宗教与族群
      13.1  群体影响
        文化效应
      13.2  人格与文化研究的历史
        13.2.1  文化人类学的贡献
        13.2.2  主位研究法与客位研究法
      13.3  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13.4  科学推断的偏差
        13.4.1  以族群来区分群体的缺陷
        13.4.2  美国困境
      13.5  宗教
      13.6  社会经济对人格的影响
        卡尔·马克思和异化
      13.7  语言——一种文化影响
        13.7.1  语言和认同
        13.7.2  通过共享语言创造文化
        13.7.3  语言作为政治
        13.7.4  语言和思想
        13.7.5  双语者
        13.7.6  语言和社会互动
        13.7.7  性别和语言
      13.8  文化和测验
        13.8.1  文化无关和文化公平测验
        13.8.2  刻板印象威胁
      13.9  人格与文化的通用模型
        13.9.1  将文化融入人格理论
        13.9.2  文化和人性
        13.9.3  文化和理论
      13.10  近来的研究方向
        13.10.1  情境诱发文化差异
        13.10.2  族群社会化
    第14章  爱与恨
      14.1  仇恨人格
        14.1.1  仇恨的生物学解释
        14.1.2  仇恨的精神分析观点
        14.1.3  仇恨的新精神分析观点
        14.1.4  仇恨和威权主义
        14.1.5  仇恨的人本主义观点
        14.1.6  仇恨特质
        14.1.7  仇恨的认知观点
        14.1.8  仇恨的学习理论
        14.1.9  仇恨的文化差异
      14.2  仇恨的评估
      14.3  爱的人格
        14.3.1  爱的精神分析解释
        14.3.2  爱的新精神分析解释
        14.3.3  爱的认知观点
        14.3.4  爱的人本-存在主义观点

        14.3.5  爱的文化差异
        14.3.6  特质与交互作用的观点
      14.4  爱的歧途
    第15章  人格何处寻
      15.1  人格的美丽新世界
        15.1.1  药物与人格设计
        15.1.2  乌托邦世界与奖惩的滥用
        15.1.3  基因超人
        15.1.4  我可以改变自己的人格吗
        15.1.5  人格心理学的一些应用
      15.2  再次审视人格研究的八种理论取向
        15.2.1  哪种观点是正确的
        15.2.2  只有这八种取向吗
        15.2.3  这些取向可以合并吗
    术语表
    参考文献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