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复杂的生存局面,在城市面临“双重脱嵌”的融入难题。本书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围绕居住空间的社会属性,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选择、社会资本与社会融入的研究分析框架,遵循“行为—结果—机制”的逻辑思维,使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卡方分析、多元回归、分组回归等统计方法,探讨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选择与社会融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社区公共空间为同伴效应的发挥提供不同的展示机会,而社区社会结构为同伴效应与认同机制的发挥营造不同的文化氛围,并通过学习机制、固化机制、权利意识、阶层意识这四个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社会资本积累,实证检验了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选择会通过个体社会资本积累的形式差异化影响社会融入的机制,群体成员异质性对个体社会资本作用效果有差异化影响。本书的研究有利于形成理论和实证证据充分的社会融入导向住房政策,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加快非户籍人口市民化进度。 -
作者介绍
方浩,1991年8月生,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与公共政策评估。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共5项,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广州城市更新局、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市黔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政府部门横向委托课题多项,主持2项省部级课题,在《电子政务》、《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社会科学》、《兰州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 -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技术路线、研究框架、概念界定与数据来源
1.2.1 技术路线
1.2.2 研究框架
1.2.3 概念界定
1.2.4 数据来源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住房选择的影响因素
2.1.1 国外关于移民住房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
2.1.2 国内关于农民工住房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
2.2 社会融入
2.2.1 社会融入的由来及其定义
2.2.2 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
2.2.3 社会融入的测量指标与方法
2.3 住房选择与社会融入的关系
2.3.1 欧美国家住房选择与社会融入关系的发展历程
2.3.2 住房选择影响社会融入的要素
2.3.3 住房选择影响社会融入的机制
2.4 本章小结
3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选择与社会融入的理论基础
3.1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选择行为对社会融入的影响程度
3.2 社会资本理论
3.2.1 社会资本的概念及特征
3.2.2 社会资本的分类/7l
3.2.3 社会资本研究的反思
3.3 社会资本、住房类型与社会融入之间的关系分析
3.3.1 社会资本与住房类型的关系分析
3.3.2 社会资本与社会融入的关系分析
3.3.3 社会资本、住房类型与社会融入的关系分析
3.4 社会资本作用效果的差异性分析
3.5 理论框架的构建
4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部住房分化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4.1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部住房分化的表现
4.1.1 基于社会位置的住房分化表现
4.1.2 基于个人能力的住房分化表现
4.2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部住房分化的形成原因
4.2.1 宏观制度视角
4.2.2 微观个体视角
4.3 本章小结
5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选择对社会融入的影响程度分析
5.1 社会融入指数构建
5.1.1 变量选取
5.1.2 测量方法
5.1.3 社会融入测量
5.2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被解释变量
5.2.2 解释变量
5.2.3 控制变量
5.2.4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住房选择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5.3.1 住房选择与社会融入之间的关系描述
5.3.2 模型建构
5.3.3 住房选择行为对整体社会融入程度影响的实证分析r
5.3.4 住房选择行为对社会融入各维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5.3.5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选择对社会融入的影响机制分析
6.1 住房选择与社会资本的关系及交互作用
6.1.1 住房选择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描述
6.1.2 住房选择与社会资本交互作用的影
6.1.3 稳健性检验
6.2 社会资本的作用效果差异
6.2.1 不同社区居住空间的异质性描述
6.2.2 社区异质性对社会资本的作用效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社会融合视角下国内外住房实践经验
7.1 国外住房实践经验
7.1.1 荷兰的住房实践——“立法保障”
7.1.2 法国的住房实践——“混合居住”
7.1.3 德国的住房实践——“三驾马车”
7.1.4 英国布拉德福德的住房实践——“邻里互动”
7.2 国内住房实践经验
7.2.1 重庆的住房实践——“地票制度”与“棒棒公寓”
7.2.2 广州的住房实践——“捆绑模式”与“商改租”
7.2.3 深圳的住房实践——“城中村改造模式”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贡献
8.4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8.4.1 研究不足
8.4.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同类热销排行榜
- 向着光亮那方/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16.8
- 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15.2
-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下)/培文书系21.6
- 答案之书(精)15.2
- 八万四千问18
-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作品系列10.4
- 耶路撒冷三千年(精)31.2
-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作品系列11.2
- 梦的解析15.92
- 鱼羊野史(第6卷11-12月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18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