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对日语的引用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写研究。日语的引用句通常由引语、引用词和引用动词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引语是引用旬的核心,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引用词则是专门用来表示引语的语法标记,本书将其定位为虚词的一种;引用动词可分为言说类、思考类和书写类三种。本书还对引用句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引用句的类型进行了阐述。本书对日语引用体系的建构不仅对引用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补充,而且对日语词类研究以及日语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作者介绍
李翠翠,女,1983年生于黑龙江省。2017年获吉林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河北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主要学术兼职有汉日对比语言研究会会员、河北省翻译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学、汉日对比语言学。长期从事日语语言学方面研究和教学,在国内外已发表该领域相关论文、书评10余篇。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使用的语料
1.4 基本观点
1.4.1 关于引用
1.4.2 关于引语
1.4.3 关于引用词
1.4.4 关于引用动词
1.4.5 关于引用句
1.5 结构框架
第2章 引用研究文献综述
2.1 关于引用的研究
2.1.1 奥津敬一郎的观点
2.1.2 砂川有里子的观点
2.1.3 藤田保幸的观点
2.1.4 鎌田修的观点
2.2 关于引语的研究
2.2.1 山田孝雄的观点
2.2.2 藤田保幸的观点
2.2.3 鎌田修的观点
2.3 关于引用词的研究
2.3.1 山田孝雄的观点
2.3.2 奥津敬一郎的观点
2.3.3 藤田保幸的观点
2.3.4 鎌田修的观点
2.3.5 加藤陽子的观点
2.3.6 鈴木重幸的观点
2.3.7 小島剛一和彭广陆的观点
2.4 关于引用动词的研究
2.4.1 藤田保幸的观点
2.4.2 砂川有里子的观点
2.5 关于引用句的研究
2.5.1 山田孝雄的二分说
2.5.2 奥津敬一郎的情景说
2.5.3 砂川有里子的双重情景说
2.5.4 藤田保幸的新二分说
2.5.5 鎌田修的五分说
2.6 先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6.1 引用词研究中的问题
2.6.2 引用动词研究中的问题
2.6.3 引用句研究中的问题
第3章 引语
3.1 引语的基本特征
3.1.1 引语的定义
3.1.2 引语的分类
3.1.3 引语的功能
3.1.4 引语的标记
3.1.5 引语的视角
3.2 直接引语
3.2.1 直接引语形式
3.2.2 直接引语标记
3.3 间接引语
3.3.1 间接引语的形式
3.3.2 间接引语的标记
3.4 直接/间接引语
3.5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比较
3.6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之间的转换
3.6.1 引用者是原听话者
3.6.2 引用者是第三者(既不是原说话者也不是原听话者)
3.6.3 引用者不确定(原听话者或第三者)
3.7 引语的个案研究
3.7.1 陈述句做引语
3.7.2 疑问句做引语
3.7.3 祈使句做引语
3.7.4 感叹句做引语
3.8 小结
第4章 引用词
4.1 引用词的基本特征
4.1.1 引用词的定义
4.1.2 引用词的分类
4.1.3 引用词的功能
4.2 「と」
4.2.1 关于「と」的先行研究
4.2.2 「と」在句中的用法
4.2.3 「と」在句尾的用法
4.2.4 「と」的非引用用法
4.3 「って」
4.3.1 关于「って」的先行研究
4.3.2 「って」在句中的用法
4.3.3 「って」在句尾的用法
4.3.4 「って」相关形式的用法
4.4 「ように」
4.4.1 关于「ように」的先行研究
4.4.2 「ように」在句中的用法
4.4.3 「ように」在句尾的用法
4.4.4 「ように」的非引用用法
4.4.5 「ように」与「と」
4.4.6 「ように」与「って」
4.5 「みたいな」
4.5.1 关于「みたいな」的先行研究
4.5.2 「みたいな」在句中的用法
4.5.3 「みたいな」在句尾的用法
4.5.4 「~みたいな」功能
4.6 「との」
4.6.1 关于「との」的先行研究
4.6.2 「との」的用法
4.6.3 「との」与「という」「といった」
4.6.4 「との」与「とばかりに」「といわんばかりに」
4.6.5 「との」与「ような」
4.7 「とか」「なんて」「とは」
4.7.1 「とか」「なんて」「とは」在句中的用法
4.7.2 「とか」「なんて」「とは」在句尾的用法
4.7.3 「とか」「なんて」「とは」兼表提示话题功能
4.7.4 「とか」相关表达
4.8 小结
4.8.1 「と」
4.8.2 「って」
4.8.3 「ように」
4.8.4 「みたいな」
第5章 引用动词
5.1 引用动词的基本特征
5.1.1 引用动词的定义
5.1.2 引用动词的分类
5.1.3 引用动词的功能
5.2 言说类引用动词
5.2.1 典型言说动词
5.2.2 叫喊类引用动词
5.2.3 语告类引用动词
5.2.4 请求类引用动词
5.2.5 约定、誓言、断言类引用动词
5.2.6 赞扬、谩骂、责备类言说动词
5.2.7 解释、介绍类言说动词
5.2.8 建议、提案、承诺类言说动词
5.2.9 其他言说动词
5.3 思考类引用动词
5.3.1 感观义引用动词
5.3.2 认知义引用动词
5.3.3 情感义引用动词
5.4 书写类引用动词
5.
言说类名词短语、表样态的形容词与可以伴随话语的动作动词
5.5.1 言说类名词短语
5.5.2 表样态的形容词
5.5.3 可以伴随话语的动作动词
5.6 引用动词与引语、引用词的共现
5.6.1 言说类引用动词与引语、引用词的共现
5.6.2 请求邀请类引用动词与引语、引用词的共现
5.6.3 思考类引用动词与引语、引用词的共现
5.6.4 书写类引用动词与引语、引用词的共现
5.6.5 间接引语中的引用动词
5.7 引用动词的主观色彩
5.7.1 引用动词描写原说话者的躯体动作
5.7.2 引用动词描写原说话者的神情
5.7.3 引用动词描写原说话者的心理状态(感情)
5.7.4 引用动词表达原说话者的观点立场(肯定或否定)
5.7.5 引用动词描写原说话者的声音
5.7.6 引用动词表明原说话者的态度
5.7.7 引用动词表明原说话者行为
5.8 小结
第6章 引用句
6.1 引用句的基本特征
6.1.1 引用句的定义
6.1.2 引用句的分类
6.1.3 引用句的功能
6.1.4 引用句的语序
6.2 引用句中引语、引用词、引用动词的共现规律
6.2.1 引语和引用动词的共现
6.2.2 引用词与引用动词的共现
6.3 小结
第7章 汉语对日语引用句的影响
7.1 「って」用法
7.1.1 「って」引用用法
7.1.2 「って」传闻用法
7.1.3 「って」传闻确定用法
7.2 「んだって」用法
7.2.1 「んだって」引用用法
7.2.2 「んだって」强调用法
7.2.3 「んだって」解释说明
7.2.4 「んだって」传闻用法
7.2.5 「んだって」传闻确认
7.2.6 「んだって」传闻解释
7.3 小结
第8章 汉语对日语引用句的影响
8.1 汉语对日语引用词的影响
8.1.1 引用词「と」
8.1.2 引用词「ような」「みたいな」
8.2 汉语对日语引用动词的影响
8.2.1 言说动词
8.2.2 思考动词
8.2.3 书写动词
8.2.4 隐含引用动词
8.3 汉语对日语引用结构的影响
8.3.1 “引语+「と」+「言う」”的引用形式
8.3.2 “引语+「と」+动作类动词”的引用形式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9.2 本书的创新点
9.3 本书的不足之处
9.4 今后的课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同类热销排行榜
- 目送/人生三书
-
21世纪的《背影》 + 感人至深的“生死笔记”+ 龙应台亲手摄影 + 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
- 顾城的诗(金版)(精)/蓝星诗库
- 人类群星闪耀时(插图本)/译林名著精选
-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附光盘第8版)(精)
- 文化苦旅(新版)
- 摆渡人
- 解忧杂货店(精)
- 骆驼祥子
-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
- 查令十字街84号(珍藏版)(精)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