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从1928年国民政府迁都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时期,北平的高等教育事业与城市文化发展互相促动,成为很多学子向往的“大学之城”。北平城市空间和大学场域中的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知识接受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参与了一系列的活动,发表了诸多的言论。这一群体在不同的实践中展现了多元的社会形象,但是受限于时代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教育当局、学院知识分子和报刊舆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他们始终徘徊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参与社会事务与学术独立的价值选择之间。 -
作者介绍
王丽媛,山东济南人。文学博士,主要关注领域为文化研究理论与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史。现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 -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活动空间:作为大学城的北平
第一节 从科举制中心到新文化发源地
第二节 1928年后北平“大学城”的建构
第三节 大学师生群体的城市选择
第二章 北平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都市体验
第一节 城市空间中的学生生活
第二节 “贵族化”与“平民化”之议
第三节 女学生的都市“摩登”
第三章 北平的大学场域与学生的知识接受
第一节 大学格局的重建
第二节 入学考试中的知识遴选
第三节 课程规划与学生的接受——以清华大学为例
第四节 学科教育的课外形式——以大学中的国文学会为考察中心
第四章 后五四时代北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第一节 作为启蒙的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
第二节 民族救亡运动的兴起——以燕京大学为考察中心
第三节 从街头运动到“生活路线”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同类热销排行榜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