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以宋学的经典转型为视角,探讨唐宋社会变革引发的中国思想史发展,重点关注宋儒对中国思想传统的重建和整合。分为之上、中、下三篇,上篇追溯“四书”的早期学术形态,即作为儒家诸子、六经传记的思想特点;中篇通过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和思想变革,考察宋儒如何将“四书”原有的核心思想做出新的思想诠释,重建了两宋以后的中国思想传统;下篇研究宋代儒家士大夫如何推动宋学化四书学的思想整合,使其成为士大夫、帝王、民众的思想共识。 -
作者介绍
朱汉民,1954年生,湖南邵阳市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二级教授,历史学、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包括有: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书院学会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华朱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实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康州中央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法国高等人文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台湾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武汉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等。 担任岳麓书院院长二十多年,全面主持岳麓书院的文物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国学传播。完整恢复了传统岳麓书院的教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以及最盛时期的建设规模,领衔申报并获得历史学、哲学两个学科门类博士学位授权和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创建“中国书院博物馆”,组建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推动了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在当代的复兴与发展。 -
目录
导论 “四书”的学术转型与思想重建
上篇 早期儒学与“四书”探源
第一章 早期儒学的学术形态
第一节 作为六经之学的儒学
一 儒家、六经与三代文明
二 诸子学派与经典诞生
三 儒学与“六经”的相互生成
第二节 作为“四书”之学的儒学
一 “四书”原始形态:“六经”以外立说的子学
二 “四书”的思想主体:士
三 “四书”的核心价值:道
第三节 作为传记之学的儒学
一 儒家的历史意识和现实关怀
二 传记之学:整合六艺与诸子
三 子学转化为传记
四 传记转化为经典
第二章 士人政治态度与“四书”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先秦士人的政治态度与诸子思想
一 先秦士人的政治态度和人生选择
二 依附王权的法家
三 疏离王权的道家
四 与王权合作的儒家
第二节 “四书”与政道
一 儒家诸子与士君子
二 “四书”的仁政理念
三 “四书”的民本思想
四 “四书”的政治理想和人格理想
第三节 儒家诸子与治术
一 儒家诸子的双重身份:士人与大夫
二 不同身份认同的孟荀之争
三 儒家诸子学及其衍化
第三章 儒家经学与两汉政治
第一节 天人三策:儒生与帝王的共识与盟约
一 儒家士大夫与汉朝君主寻求合作
二 “天人三策”的政治协商
三 “天人三策”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董仲舒《春秋》大义与西汉政治
一 儒家士大夫及其汉代经学
二 《春秋》大义与伸君之法
三 《春秋》大义与屈君之法
第三节 《白虎通义》:政典和经典的结合
一 《白虎通义》:政典与经典的结合
二 作为帝国政典的《白虎通义》
三 作为儒家经典的《白虎通义》
第四节 两汉奠定的治理结构:儒法互补
……
中篇 四书学成形与儒家思想传统的重建
下篇 四书学思想的社会整合
同类热销排行榜
-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14.4
- 八万四千问18
- 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14.4
- 梦的解析15.92
- 我心温柔自有力量15.2
- 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纪念版)(精)19.92
- 幸福爱(从新手到高手的爱情修习课)15.92
-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全译全注)14.4
- 菜根谭/中华经典藏书7.6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