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旨在探究环三峡地区的远古巫文化,以此揭示长江中上游文明之初源。对该地区巫文化的探源、巫文化与该地区早期文明产生的关系,以及当地巫文化遗产的保护思考是本书的重点,也是主要学术价值所在。
本书上下两篇,上篇分析环三峡地区远古巫文化产生的背景,讨论其在考古遗址、石雕艺术及古代文献中的体现,探讨该文化的四大显著特征。下篇概括环三峡地区现存的远古巫文化遗产,分析该遗产与长江中上游水文化的密切联系,讨论今天对该地区巫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并对该文化的调查研究加以介绍。
本书研究涉及多学科领域,成果可供宗教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学、艺术学等科研人员及高等学院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
作者介绍
-
目录
绪论
上篇
第一章 环三峡地区远古巫文化研究及相关成果概述
第一节 环三峡地区远古巫文化研究概况
第二节 近三十年来我国出版之涉巫著述
小结
第二章 环三峡地区远古巫文化基础“前巴文化”之遗存
第一节 “前巴文化”的研究概述
第二节 “前巴文化”的时空距离
第三节 “前巴文化”的考古遗址
第四节 “前巴文化”的大溪文化
第五节 “前巴文化”的几点认识
小结
第三章 环三峡地区远古巫文化基础“前巴文化”之背景
第一节 环境对于“前巴文化”的意义
第二节 环三峡地区的生态多样性讨论
第三节 环境之于“前巴文化”的内涵
小结
第四章 环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墓葬中的巫文化现象
第一节 巫山大溪遗址的鱼类随葬探讨
第二节 巫山大水田遗址的狗坑葬探究
小结
第五章 环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被巫化的石雕人像
第一节 石雕人像的分布与典型代表
第二节 对石雕人像的审美价值剖析
第三节 对石雕人像文化内涵的讨论
第四节 石雕人像与早熟的原始宗教
小结
第六章 环三峡地区远古巫文化在古文献中的体现
第一节 古文献关于环三峡地区涉巫记载
第二节 古文献中描述的环三峡地区巫师
第三节 古文献中的环三峡地区巫师活动
小结
第七章 环三峡地区远古时期巫文化的主要特色
第一节 环三峡地区以“巫”名地的特色
第二节 环三峡地区以“巫”立国的特色
第三节 环三峡地区“巫”源深厚的特色
第四节 环三峡地区“巫”风广传的特色
小结
第八章 环三峡地区远古巫文化存在的重要基础
第一节 远古三峡地区盐业资源的形成
第二节 远古三峡地区盐业资源的开采
第三节 远古三峡地区盐源的神化过程
第四节 远古三峡地区先民的盐神信仰
小结
下篇
第九章 环三峡地区远古巫文化的表象传存形式
第一节 环三峡地区巫教的表象及传承
第二节 环三峡地区巫俗的表象及传承
第三节 环三峡地区巫艺的表象及传承
小结
第十章 环三峡地区远古巫文化与水文化的联系
第一节 三峡水文化之廪君与盐水神女
第二节 三峡水文化之航运与神女文化
第三节 三峡水文化中的船家巫航文化
小结
第十一章 对巫巴山地巫文化遗产合理保护的探讨
第一节 巫文化在环三峡地区产生的环境
第二节 环三峡地区巫文化遗产形成过程
第三节 对环三峡地区巫文化遗产的保护
小结
第十二章 环三峡地区巫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
第一节 环三峡地区巫文化缘起与影响
第二节 环三峡地区巫文化的遗产认知
小结
第十三章 对环三峡地区巫文化的调查研究与科普实践
第一节 环三峡地区民间“搭红”现象的巫文化解读(调研报告)
第二节 记一份大学生巫溪巫文化遗产调查报告的产生(“大学生挑战杯”指导记录)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同类热销排行榜
-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14.4
- 八万四千问18
- 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14.4
- 梦的解析15.92
- 我心温柔自有力量15.2
- 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纪念版)(精)19.92
- 幸福爱(从新手到高手的爱情修习课)15.92
-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全译全注)14.4
- 菜根谭/中华经典藏书7.6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