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心身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问题,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可以追溯到哲学产生以前人们在思考身体和灵魂的关系时,这个问题就算出现了;说它年轻,是因为到今天为止,我们对它的研究仍然算不上成熟。人类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不仅在哲学领域产生了实体二元论、属性二元论,以及还原论、非还原论等理论模型,还在科学领域产生了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和研究方向。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心身关系和心理因果,以心理因果的排他性困境为载体和线索,将心理因果问题的实质归结为我们应该接受何种心身关系模型的问题。围绕心身关系模型的问题,本书以20世纪后半期的哲学研究为基础,详细研究了以随附性概念为核心的非还原物理主义,将它的核心概念、理论立场和理论困境进行了梳理。本书提出了三个论证,否定了随附性概念中的充分性内涵,为物理属性非充分决定心理属性的结论提供了直接依据。同时,本书还提出了理解心身关系的两个视角,即全局视角和局部视角,调和了物理主义和非还原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具有启发性的心身关系模型。 -
作者介绍
冉奎,1987年生,哲学博士,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坚持因果性与心理因果的研究。在《世界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数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1项;获得学校各类基金项目立项3项。 -
目录
第一章 随附物理主义
第一节 随附性概念的基本定义
一 随附性概念的起源
二 弱随附性
三 强随附性
四 全局随附性
五 多域随附性
第二节 不同随附性之间的关系
一 强随附性与全局随附性
二 多域随附性与单域随附性
第三节 随附物理主义
一 随附物理主义的基本思想
二 心—身随附性
第四节 随附性概念的变迁
一 作为内禀概念的随附性
二 作为描述概念的随附性
第二章 心理因果的困难
第一节 随附因果模型
一 副现象因果与随附性因果
二 心理因果与随附因果
三 金在权对随附因果模型的自我批评
第二节 心理因果的排他性论证
一 心理因果的三个问题
二 排他性论证的原理
三 排他性论证的推理过程
第三节 消除排他性论证的一些方法
一 排他性论证与过度决定
二 消除排他性论证的因果释义进路
三 排他性论证与因果封闭性
四 一些回应
第三章 功能化还原模型的尝试
第一节 心—身关系的还原主义
一 还原主义
二 同一性与还原化说明
三 经典的还原模型
第二节 功能化的还原模型
一 理论背景
二 功能化的还原模型
三 消除说明裂缝
四 接近充足的物理主义
五 拯救感受性
第三节 功能化还原的问题
一 列举不是定义
二 功能化定义的不完备性
三 功能化还原模型的世界图景
第四章 随附性的弱化
第一节 全局随附性
一 三种全局随附性
二 全局随附性与个体随附性
三 关系属性的启示
第二节 心—身律则性
一 何为“心—身律则性”
二 心理世界的本质特征
三 金在权的两个论证
四 两个论证的意义
第三节 弱化随附性
一 韦伯-费希纳定律
二 小白和小黑
三 对一种反驳的辩护
第五章 随附物理主义的进化
第一节 非充分决定论
一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依赖关系
二 非充分决定论
三 非充分决定论的意义
第二节 心理因果何以可能
一 排他性论证的本质
一 消除排他性论证
三 进一步的思考
第三节 非充分决定论与心理因果性
一 局部世界的因果图景
二 世界全局的因果图景
三 再说局部世界的因果图景
第六章 非还原物理主义的出路
第一节 非还原物理主义的困境
一 塞尔的中文屋
二 随附性概念的界定
三 对称性问题
四 解释问题
第二节 非充分决定论的理论立场
一 理想的心—身关系模型
二 物理主义的立场
三 非还原的立场
四 随附性概念
第三节 非还原物理主义的出路
一 内在性困难
一 对应性困难
三 意识的自主性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同类热销排行榜
-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14.4
- 八万四千问18
- 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14.4
- 梦的解析15.92
- 我心温柔自有力量15.2
- 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纪念版)(精)19.92
- 幸福爱(从新手到高手的爱情修习课)15.92
-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全译全注)14.4
- 菜根谭/中华经典藏书7.6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