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一本让我们回到语言的根源,同时也望向未来的奇妙之作。
这部经典著作探讨了口头文化和读写文化间的巨大差异,描述了原生口头文化中(即文字还未产生之前的文化状态下)人类记忆、思维和表达的特征,并阐述了读写及后来的印刷对人类智力发展、文学和社会的影响。通过这种二元对比的研究,本书深入反思传播方式及语言表达方式的演化给人类文明、人类思想带来的潜移默化又意义深远的影响。基于此,翁开创性地总结出前读写时代人类的心理动力学特征。另外,翁借助口头—读写这种二元框架,探讨了当代语言学、传播学各主要理论流派可以继续研究及前进的方向。 -
作者介绍
-
目录
第1章 语言的口头属性
文字的思想和口述的过往
你说的是“口头文献”吗
第2章 现代对原生口头文化的发现
口头传统的早期意识
荷马问题
米尔曼·帕里的发现
后续的相关研究
第3章 口头文化的心理动力学特征
作为力量和行动的有声词汇
你知道你能回忆起什么:记忆术和套语
口头文化中思维和表达的更多特征
口头文化中的记忆
“言语发动机”生活方式
英雄般的“厚重”人物
以及古怪人物所扮演的思维角色
声音的内在性
口头文化、社群和祭典
词语不是符号
第4章 书写重构意识
自治性语篇的新世界
柏拉图、书写和计算机
书写是一种科技
什么是“书写”或“文稿”
万变的书写、不变的字母表
读写时代的开启
从记忆到书面记录
文本性的一些动力学特征
距离感、精准陛、标准书面语和海量词汇
互动:修辞和场域
互动:学院派语言
口头文化的韧性
第5章 印刷、空间和封闭
听力主导带来视觉主导
空间与意义
更多的扩散效应
印刷与封闭:互文性
后印刷文化:电子时代
第6章 口头记忆、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
故事情节至高无上
叙事与口头文化
口头记忆和故事情节
情节的封闭性:从游记到侦探故事
“丰满”的角色、手写与印刷
第7章 一些理论
读写文化的历史
新批评主义和形式主义
结构主义
文本主义者和解构主义者
言语行为理论和读者反应理论
社会科学、哲学、《圣经》研究
口头文化、书写文化和“人之为人”
“媒介”模式与人际沟通模式的对比
向内探索:意识与文本
参考文献
翁氏理论问世后:网络智能的进化
同类热销排行榜
- 目送/人生三书
-
21世纪的《背影》 + 感人至深的“生死笔记”+ 龙应台亲手摄影 + 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
- 顾城的诗(金版)(精)/蓝星诗库
- 人类群星闪耀时(插图本)/译林名著精选
-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附光盘第8版)(精)
- 文化苦旅(新版)
- 摆渡人
- 解忧杂货店(精)
- 骆驼祥子
-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
- 查令十字街84号(珍藏版)(精)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