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澳大利亚新华书店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 谷食中国(中华小吃糕点主食探源共4册)(精)
      • 作者:王仁兴|责编:程丽仙//杨学会
      • 出版社:三联书店
      • ISBN:9787807684961
      • 出版日期:2025/01/01
      • 页数:1292
    • 售价:134
  • 内容大纲

        《谷食中国》共4册,分别为煮食卷、蒸食卷、烙食卷、炸食卷,从全球谷食文明的角度揭示了中华小吃、糕点、主食的前世今生,写出了“小吃大产业、小吃大文化”中的“大”,展现出中华谷食文明和东方膳食模式的魅力。这是一部关于中国主食的研究总集,也是一次穿越时空的美食探索。
  • 作者介绍

        王仁兴,1946年5月生于北京。曾任中国食品报社副总编辑、高级编辑(研究员)、中国食品杂志主编、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实验大学(北京教育学院)等校客座教授。1988年经北京市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副研究员,1993年经全国新闻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高级编辑(研究员),2014年被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长期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对古典菜特别是元明清宫廷菜、皇家菜和京菜尤有研究,有关中国食堂大锅菜的标准化也有成果应用。20世纪80年代起,陆续出版《中国古代名菜》《中国年节食俗》《中国饮食谈古》《满汉全席源流》《清光绪全羊谱校释》《国菜精华》和《食在宫廷》等著译作品,以及《世界名菜丛书》九种,并被日本等国学者引用。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在首都多所高校餐旅系主讲“中国烹饪史”“饮食文化导论”和“烹饪论文的选题与写作”等课程。
  • 目录

    煮食卷
      前言  五谷为养  本真为尚——全球视域下的中华谷食文明
      第一章  古面新证——4000年前面条的生成
        元代北方的荞麦面河漏
        1500年前的牛角饸饹
        2500年前苏贝希遗址的面条
        4000年前喇家遗址的面条
        史前饸饹出条器考
        粒食时代的伟大创造
        喇家遗址“面条”的发明
      第二章  天地混沌——中国馄饨的历史演变
        云吞抄手——馄饨汉语方言称谓探究
        铜簠面食——公元前6—7世纪的馄饨三角形
        由水变食——从浑敦、浑沌、混沌到馄饨
        唐代二十四气馄饨——公元8世纪中国馄饨史上的惊世之作
        形意巨变——从平面三角形到立体元宝形
        瀹茗与注砚——唐宋馄饨汤清为美
        名家馄饨店——《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一景
        祭天·祭祖·祈吉祥——馄饨文化内涵的深化
      第三章  从陶饺、干饺到西传——中国饺子的源头与演变
        花边饺子——两件陶模相似物辨析
        汤饼与臛——中国饺子的形制渊源
        夏葱白盐——吐鲁番出土饺子的皮与馅
        高昌饺源——中原饮食文化传西域
        ……
      第四章 中国拉面——永生与长寿祈愿的面条版表达
      第五章 从斫脍到切面——中国手擀面的工艺来源与文化象征
      第六章 汤饼与馎饦——汉唐以降两个面条类名称的指代
      第七章 中国面条的浇头——先秦羮齑与唐宋菜肴的分化
      第八章 汤圆元宵——过大年尾声满载团圆之乐的象征
      第九章 米黏叶香——中国粽子形制的多样与统一
      第十章 豌豆黄——豌豆从饲料到点心珍品的巨变
      第十一章 北京豆汁——远承酸浆传统的绿豆小吃奇品
      第十二章 豆腐脑——极品南豆腐与面条浇头相合的小吃妙品
      第十三章 凉粉扒糕
      第十四章 手抓饭——稻米西传的特色美食
      第十五章 中国米粉——汉唐以来南方稻米制品的北方面条化
      第十六章 糊浆升华——中华小吃中以“茶”为名的历史渊源
      第十七章 谷食初祖——中国粥历史演进中的三个亮点
      第十八章 鸳鸯奶卷——汉唐以来乳类点心的精致化发展
    蒸食卷
    烙食卷
    炸食卷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