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代表作者站在儒家立场,对未来中国现代性图景的一种全方位思考。它从多元现代性视野入手,探讨了儒学与法治、民主、市民社会以及未来中国文化理想之间的关系等重要课题,其中借鉴了文化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本书试图说明:中国文化的习性决定了,未来中国的现代性适合于走一条伦理本位、文化精英主导、治人而非治法的道路,而不能机械照搬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西方现代性模式;此外,儒家夷夏之辨、王霸之辨思想对于重铸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确立行业的自治与理性化、实现人的尊严与价值仍有不可磨灭的意义。 -
作者介绍
方朝晖,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特聘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国际儒联理事等。代表作有《中学与西学》《为“三纲”正名》。 -
目录
导论:重铸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从夷夏之辨看
第一章 从多元现代性到中国现代性
一、从文明冲突论到多元现代性
二、现代性是多元的?
三、奇特的东亚现代性
四、追问中国现代性
第二章 文化模式、文化心理与礼治
一、文化理论的启示
二、中国文化的关系本位特征
三、礼是关系本位下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四、为什么不是自由?
五、从礼看儒学对中国现代性的意义
附:西方学者论“礼”的现代意义
第三章 儒学与民主关系再思考
一、现代新儒家民主观的若干观点
二、民主的历史文化基础
三、民主的若干误区
四、东亚文化与民主
五、重思儒学与民主
第四章 王霸之辨、行业自治与儒学
一、《左传》中的史学传统
二、正名与行业自治
三、行业自治与理性化的历史
四、行业自治与性善论
五、行业自治与今日王道
第五章 市民社会与现代儒学使命
一、何谓市民社会?
二、市民与公民
三、城堡与城市
四、“中国市民社会”
五、市民社会对儒学的挑战
第六章 文化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之争的研究
一、文化进化论的兴起
二、文化进化论的问题
三、文化相对论的批判
四、新进化论的启示
五、重思进化与进步
附录:中华文明的新形态与世界文明的新重心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术语索引
跋
新版后记
同类热销排行榜
-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14.4
- 八万四千问18
- 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14.4
- 梦的解析15.92
- 我心温柔自有力量15.2
- 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纪念版)(精)19.92
- 幸福爱(从新手到高手的爱情修习课)15.92
-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全译全注)14.4
- 菜根谭/中华经典藏书7.6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