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智能手机如何成为连接彝族青年与广阔世界的桥梁,以及这一群体如何利用科技力量推动家乡的发展与进步。作者通过丰富的实证研究和跨学科的理论分析,生动展现了智能手机在彝族青年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对乡村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
作者介绍
江凌,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文学博士,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访问学者,主要进行移动媒体、传媒文化等研究。在《编辑之友》《当代文坛》等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出版《穿越66号公路》。 -
目录
序 云端盛开索玛花
绪论
第一节 大凉山智能手机影响力研究的缘起和背景
第二节 大凉山智能手机影响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诞生于大凉山“悬崖村”的彝乡“数字青年”
第一节 大凉山网红彝族青年的文化传播实践故事
第二节 大凉山彝族青年群体智能手机使用画像
第三节 大凉山“彝乡数字青年”的主体特征
第二章 智能手机改变彝族青年生活方式的SOR模型分析
第一节 “生活方式”理论发展及内涵
第二节 基于SOR模型的智能手机对彝族青年生活方式改变的定量研究
第三章 智能手机时代下的彝族“数字青年”生活方式
第一节 劳动生活方式
第二节 消费生活方式
第三节 文化生活方式
第四节 交往生活方式
第五节 闲暇生活方式
第六节 政治生活方式
第七节 民俗生活方式
第四章 ?彝族青年智能手机使用中的“去乡化”与“再乡化”
第一节 现实困境:凉山彝乡的“去乡化”危机
第二节 “再乡化”基础: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机的“在场”
第三节 突围路径:彝族青年的“再乡化”之路
第五章 媒介接合:手机“世界图景”与彝族青年日常“生活图景”
第一节 彝族青年个体的世界图景构建
第二节 乡村振兴建设中智能手机的“双重接合”
第三节 想象的共同体:自我认同与国家认同
第四节 集体记忆:生产、变革与重塑
第六章 智能手机助力大凉山乡村振兴策略及实例
第一节 经济建设:搭建商务平台,拓宽传播渠道,创新脱贫致富新途径
第二节 组织建设: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
第三节 精神建设:赋能文化扶贫,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同类热销排行榜
- 向着光亮那方/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16.8
- 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15.2
-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下)/培文书系21.6
- 答案之书(精)15.2
- 八万四千问18
-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作品系列10.4
- 耶路撒冷三千年(精)31.2
-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作品系列11.2
- 梦的解析15.92
- 鱼羊野史(第6卷11-12月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18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