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在中国古代城市建筑中,城墙与城门的外观特点最为鲜明,层层城墙和道道城门构成了中国古代城市的骨架和轮廓。作为北京城的地标建筑,城墙与城门见证了这座非凡都市从商周时代的封国都城到大一统王朝都城的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本书以城墙与城门的变迁为切入点,详尽阐述了北京城的城墙建设、城门设置及其命名,并深入分析了这一切背后的文化渊源,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呈现了世界名城北京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和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 -
作者介绍
孙冬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名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区域历史地理和地名研究。著作有(含合著)《北京近千年生态环境变迁研究》《北京交通史》《北京地名研究》《北京地名发展史》《地名史源学概论》等十余部,发表论文80余篇。2008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目录
引言
一、何处寻觅古蓟城
(一)蓟城始建年代与命名之源
(二)蓟城所在的地理位置
(三)城墙与城门的蛛丝马迹
二、始为陪都辽南京
(一)延续前代格局的四面城垣
(二)城门设置及其命名缘由
(三)城门决定的城市干道布局
三、三面展拓金中都
(一)城垣展拓
(二)大城之门
(三)中都遗响
四、新址崛起元大都
(一)元大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
(二)大都城门命名的文化渊源
(三)历史与文学中的城墙城门
五、承前启后明北京
(一)洪武元年北墙南缩与城门更名
(二)永乐年间南墙外拓与城门异地同名
(三)洪熙至正统年间的修城与城门定名
(四)嘉靖年间增筑外城确立“凸”字形格局
(五)明代北京皇城的规划与管理
(六)明北京内外城的城门命名之源
(七)兵临城下的激战防守与溃败
(八)明代诗人笔下的北京城墙城门
六、一仍旧贯清北京
(一)城门更名与皇城管理
(二)《清实录》所见“盛世”城门史事
(三)清代诗词里的北京城门
七、当时城迹已无多
(一)城墙城门从改造到拆除
(二)城墙城门的文化记忆
参考书目
后记
同类热销排行榜
- 向着光亮那方/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16.8
- 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15.2
-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下)/培文书系21.6
- 答案之书(精)15.2
- 八万四千问18
-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作品系列10.4
- 耶路撒冷三千年(精)31.2
-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作品系列11.2
- 梦的解析15.92
- 鱼羊野史(第6卷11-12月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18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