娆㈣繋鍏変复婢冲ぇ鍒╀簹鏂板崕涔﹀簵缃� [鐧诲綍 | 鍏嶈垂娉ㄥ唽]

    • 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精)/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作者:郑开|责编:钟韵//曾诚
      • 出版社:三联书店
      • ISBN:9787108079879
      • 出版日期:2025/02/01
      • 页数:470
    • 售价:38.4
  • 内容大纲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传统,是以春秋末年以降的诸子蜂起为哲学史的起点,因为活跃于那个时期的老子和孔子被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本书则向前追溯,专门拈出“前诸子时期”,试图发掘殷周之际到春秋末年思想史的内容和特质,从而探讨随后诸子时期哲学突破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
        全书旗帜鲜明地指出,前诸子/前轴心时期思想史的主题就是“德”,“德”贯彻于西周以来的政治社会原则、文化模式和精神气质的所有方面,是前诸子时期思想史最重要的特征,而非以往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天命神学”。而“德礼之间”,即制度与思想之间的相互建构,限定并塑造了前诸子时期思想史的核心特质。作者以“德的时代”概括绵延殷周之际和春秋战国之交两条重要历史分界线之间的思想史特征,与诸子哲学开启的“道的时代”形成了鲜明对照,并提诸子哲学(儒、墨、道、法、名和阴阳家)正是从深厚的“德”的思想文化传统的背景中脱颖而出的哲学创作,这是一种“道”对“德”的“突破”——哲学思想(“道”)对源自宗教、制度的传统思想(“德”)的突破。
  • 作者介绍

        郑开,祖籍安徽合肥。1965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获博士学位,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现为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     著有《道家形而上学研究》《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庄子哲学讲记》等,发表专业研究论文八十余篇。
  • 目录

    再版弁言
    第1章  绪论:问题、方法和语文
      第一节  问题
        一  问题意识
        二  理论框架
      第二节  方法
        一  三个问题
        二  两个注释
      第三节  语文
        一  文字
        二  音韵
        三  训诂
        四  疑例举偶
    第2章  德礼体系
      第一节  德礼体系
        一  德礼体系
        二  “德”:礼的意义结构
        三  德、礼之间:互动和分化
      第二节  封建析论
        一  什么是“封建”?
        二  为什么要实行“封建”?
        三  “存灭国,继绝祀
      第三节  德音诂释
        一  《诗》无达诂?
        二  政治、宗教语境中的“德音”话语
        三  社会语境中的“德音”话语
    第3章  政治语境:以省方、巡守和德刑为例
      第一节  省方考
        一  卜辞
        二  彝铭
        三  经传
      第二节  巡狩钩沉
        一  史料
        二  分析
        三  旁通:蒐与陟
      第三节  “德刑”及其他
        一  德刑:以《左传》为中心的讨论
        二  刚柔
        三  德与力、王与霸
        四  德与法(刑)
        五  “德”内面化
    第4章  社会史分析:姓氏制度的思想史研究
      第一节  姓氏的社会史线索
        一  综述
        二  镶嵌于社会政治结构中的姓氏问题
        三  涉及种族、宗教层面的姓氏问题:以图腾崇拜为中心
      第二节  德与姓氏
        一  社会政治语境:以“赐姓”“命氏”为例
        二  氏族语境:族、类、姓与德
        三  宗教语境:德的神圣意味

        四  多重视境:以“明德”为例
    第5章  文化视野:从文化模式与精神气质的角度看
      第一节  宗教传统
        一  殷周之际的适应与创新
        二  宗教仪式的文化阐释
        三  内在体验的理性转化
      第二节  政治理念
        一  德与天命
        二  德与革命
        三  德与哲命
      第三节  文化模式
        一  作为文化模式的礼乐
        二  民族精神
        三  文化意识
      第四节  精神气质
        一  民德民彝
        二  人文理性
        三  道德价值
    第6章  道德系谱学研究
      第一节  德目
        一  政治社会语境中的酝酿与发展
        二  道德意识和精神价值的聚焦与突显
        三  “德目”的思想史脉络和历史展开综论
      第二节  德性论
        一  德与善
        二  德与生
        三  德与性
        四  德与aretē
    第7章  诸子时代的“哲学突破”:从前轴心时期到轴心时期的转折
      第一节  “德礼”与“道法
        一  “德礼体系”的宿命性崩溃
        二  变法:“德礼体系”推陈出新与“法的精神”不断滋育
        三  名:作为礼的抽象形式
      第二节  道、德之间:轴心时期的“哲学突破”及其视境
        一  政治话语的变迁:“德”“道”间的推移
        二  自然哲学的边缘:以“天德”语词为例
    附录
        一  工具书目
        二  征引文献
          1.古籍书目
          2.简帛文献引用表
          3.征引书目
    后记
    出版后记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