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3~6岁是人体体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质水平不但关系到儿童学龄前期的体质健康,而且对后期青少年阶段、成年阶段乃至老年阶段都有深刻的影响。对学前儿童体质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能够有效、及时地反映出学前儿童体质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改善学前儿童体质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但体质评价需要科学的参考依据才能衡量,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质评价标准显得尤为重要。囿于当时条件限制及时代变迁,我国现行使用的全国幼儿体质标准(2003年版)逐渐暴露出诸多缺陷。为弥补在体质测评体系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本研究运用国际上最新的GAMLSS模型构建了体质百分位数标准曲线,基于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和卫健委等10部门组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得到的国民体质大样本数据,应用最新体质标准制定技术,构建我国学前儿童体质健康评价标准体系,指导我国学前儿童体质健康。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2003年版标准”的不足,探索建立个性化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的科学方法,进而建立一套指标完善、科学合理、兼顾现实性和前瞻性的我国3~6岁学前儿童体质健康评价参考标准,以期更好地为我国学前儿童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帮助。 -
作者介绍
涂春景,博士,教授,江西永丰人,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台州学院教师教育(体育)学院,体育学学科带头人,台州市第三层次(高端)人才。上海体育大学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博士生导师为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与研究中心原主任江崇民研究员,在上海体育大学(导师陈佩杰教授)、同济大学(导师龚铭新教授)访学各1年。 长期从事体质与健康促进研究:①聚焦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营养状况、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发展规律与测评,以及中老年人体质发展规律与健康风险识别;②在体力活动测评、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的关系、体力活动对健康影响等方面也有较深入的研究;③近年来关注AI智能化体育设备研发、运动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课程研发。 近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科技创新项目、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浙江省教育规划重点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多项省级项目。以第一作者在权威期刊《体育科学》、一级期刊《中国体育科技》、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SCI和SSCI一区等发表核心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教学方面曾获江西省高校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 -
目录
研究背景
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主要概念界定
1.1 体质
1.2 健康
2 体质评价标准的研制现状
2.1 国内体质评价标准的研制现状
2.2 国外主要国家体质评价标准的研制现状
3 体质评价标准制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3.1 单项指标评价方法
3.2 综合评价指标赋权方法的研究现状
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GAMLSS模型的我国3~6岁学前儿童单项体质指标百分位数标准曲线的建立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建模指标
2.3 研究方法
3 GAMLSS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过程
3.1 选择分布模型
3.2 参数估计
3.3 模型拟合优度的诊断与检验方法
3.4 GAMLSS模型应用步骤
4 研究结果
4.1 身高标准体重百分位数标准曲线的建立
4.2 身高百分位数标准曲线的建立
4.3 体重百分位数标准曲线的建立
4.4 BMI百分位数标准曲线的建立
4.5 坐位体前屈百分位数标准曲线的建立
4.6 10米折返跑百分位数标准曲线的建立
4.7 立定跳远百分位数标准曲线的建立
4.8 双脚连续跳百分位数标准曲线的建立
4.9 网球掷远百分位数标准曲线的建立
4.10 走平衡木百分位数标准曲线的建立
4.11 百分位数标准曲线的一致性应用检验
5 讨论与分析
5.1 GAMLSS百分位数标准曲线的研制思路
5.2 本研究百分位数标准曲线与“2003年版标准”对比
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3~6岁学前儿童体质综合评分标准制定及应用研究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综合评分标准研制过程与结果
3.1 单项体质指标评分标准的制定
3.2 “层次分析-熵值”主客观组合赋权研究
3.3 综合评分参考标准研究
4 评分标准应用研究
4.1 本研究评分标准与“2003年版标准”评分比较
4.2 综合评分应用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重、肥胖临界值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3 基于身高标准体重的超重、肥胖界值线划分
4 研究结果
4.1 正常体重和超重分布情况
4.2 正常体重与超重学前儿童的身体形态比较
4.3 正常体重与超重学前儿童20米渐进式折返跑成绩比较
4.4 正常体重与超重学前儿童的身体素质指标比较
4.5 正常体重与超重学前儿童的视力比较
4.6 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体质的总分比较
5 讨论与分析
5.1 与IOTF标准诊断超重、肥胖率的差异
5.2 与BMI在诊断超重、肥胖率方面的差异
5.3 不同体重等级组的体质健康水平比较
6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主要创新之处
3 局限性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同类热销排行榜
- 断舍离12.8
- 吃到自然瘦--天王天后养生顾问的择食之道12.8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11.2
- 跟着君之做饼干11.92
- 跟金牌月嫂坐月子/亲亲乐读系列15.92
- 捏捏小手百病消(彩图版)/火柴棒医生手记系列19.2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