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澳大利亚新华书店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 中国心法(用传统智慧解答人生关键问题)
      • 作者:赵昱鲲|责编:貌晓星
      • 出版社:华龄
      • ISBN:9787516929797
      • 出版日期:2025/03/01
      • 页数:234
    • 售价:35.6
  • 内容大纲

        这是一本质朴而温暖的心灵归途之书。
        作者以己为镜,诚恳地分享了他作为一名曾留学海外的理工男,如何从起初对中国文化持有批判性反思的态度,到后来用科学视角发现中国心理的合理之处,最终回归中国文化,找到心灵安放之道的心路历程。相信读者朋友们也会从作者的故事中获得极为有益的启发。
        这更是一本写给所有中国人、助力人生再启航的积极之书。
        作者以中国文化的精髓为根基,结合现代心理学的科学视角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独特而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案。书中系统梳理了中国文化的修心之法,不仅深入剖析了认知、情感和精神三个方面的八种传统智慧,还融合了积极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揭示了中国文化如何助力我们走出心理困境、享有幸福人生。
        若你正身处迷茫与焦虑之中,感到心力交瘁、问题重重,本书将引领你: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那遥不可及的彼岸,而是蕴含在人间的每时每刻生活之中。我们无须向外寻求答案,因为世代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中国文化基因,内在就蕴含了对人生关键问题的解答。正如本书作者的恩师、中国积极心理学运动发起人彭凯平教授所说:“真正适合我们的解决之道,或许早已根植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之中。”
        一切本自积极中国心!
  • 作者介绍

        赵昱鲲,博士,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顾问委员,大力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清华一北大一伯克利”联合培养心理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师从“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教授。美国《积极心理学日报》(Positive Psychology News Daily)专栏作家。著作有《消极时代的积极人生》《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幸福的科学》,译著有《持续的幸福》《终身幼儿园》《园丁与木匠》。
  •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第一章  中国文化助现代人走出心理困境
        第一节  超常刺激的迷失在现代社会中的远古基因
        第二节  伊卡洛斯陷阱:富足社会的心理反常现象
        第三节  中西方文化的利弊
        第四节  中国心灵归来
    第二部分  中国人的认知
      第二章  整体联系:看到问题和心理的全貌
        第一节  整体性: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差异
        第二节  联系性:联系的价值
        第三节  情感预测偏差:你对未来的追求,也许只是一个想象
        第四节  整合与融合:荣格为什么自称道家追随者
        社会视角  看全局:中国人为何抑郁症比例较低
      第三章  顺应变化,平常心与不强求
        第一节  辩证性:中国人比西方人更不幸福吗
        第二节  变化性:中国人和西方人谁更喜欢“追涨杀跌”
        第三节  顺其自然:中国人如何对抗不确定性
        第四节  为而不争:为什么罗素希望西方把世界舞台让出来给中国
        第五节  道家:中国人的总心理疗愈师
        第六节  庄子:逍遥在纯粹的“内在动机”中
        第七节  儒道相济:该争还是要争
        第八节  如何理解中国文化
      第四章  中庸之道:不走极端与不求完美
        第一节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第二节  知足常乐:西式完美主义的解药
        第三节  和谐:最重要的是人生各因素之间的和谐
        第四节  情绪管理:中国人的压抑情绪
        社会视角  发而皆中节:为什么说中国式情绪更健康
    第三部分  中国人的情感
      第五章  天人本善:人间值得与人生值得
        第一节  世界本善:为什么韦伯会说儒家是当之无愧的理性主义
        第二节  人性本善:为什么林语堂嘲笑弗洛伊德是土拨鼠
        第三节  孔子:世界上第一个积极心理学家
        第四节  乐感文化:是什么让罗素强烈看好中华文明?
      第六章  情理交融:理性思考,情感用事
        第一节  孔子:释礼归仁,关键是情感
        第二节  孟子:如何为善?培育传承情感
        第三节  知行合一:读书人未必过得好一生
        第四节  情理交融:情感与理智的冲突
        第五节  文化情感:呼唤中国心灵的回归
    第四部分  中国人的精神
      第七章  厚德载物:仁者爱人与以人为本
        第一节  尽人事以听天命
        第二节  仁爱:别人很重要吗
        第三节  爱有差等:为什么说中国伦理观念更符合人性
        第四节  以人为本:衡量万物的标尺
        第五节  情境重于原理:黑格尔对孔子的批评错在哪里
      第八章  自强不息:修身节制与直面责任
        第一节  修身:东亚社会成功的秘诀
        第二节  节制:可以放纵,但也不要太放纵

        第三节  责任:人是越轻松越好吗
        第四节  有限:孔孟责任观更符合心理学原理
        第五节  自主:如何消解传统文化的压迫性
        第六节  苦难:不可避免,不该歌颂,只能直面抗争
      第九章  道成人间:过有意义的人生
        第一节  人生意义:为什么中国哲学能治疗西方哲学的“空”
        第二节  我之常情:中国式人生意义的建构
        第三节  人道天道:现代中国人的超越性
        第四节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后记  我们永远走在童年那条小路上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