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澳大利亚新华书店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 临床药动学-药效学研究(基础卷)(精)/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系列学术专著
      • 作者:编者:刘东阳|责编:周倩//冯楠
      • 出版社:科学
      • ISBN:9787030805720
      • 出版日期:2025/01/01
      • 页数:220
    • 售价:56
  • 内容大纲

        本书以药动学、药效学、临床药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特点和未来热点开篇,之后介绍药动学(基本公式、分布、消除与吸收;恒速输注与多次给药和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与药效学(受体结合理论与生物标志物)基本概念,并结合生理(如吸收和处置器官生理特点)和药理(如受体理论)知识,机制性阐释药动学药效学基本原理,并针对新技术(如生理药动学、药效学模型等)讲解相应基础知识和原理(如内在清除率、时间依赖性药动学、生物标志物)。
        本书可作为临床药理学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事业与企业单位研究人员学习与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拓宽科研思维和培养创新思维的参考书。
  • 作者介绍

        刘东阳,北京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及机构临床药理与定量药理研究室负责人。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定量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外聘专家、Biopharmaceutics & Drug Disposition杂志副主编等。主要从事:①特定人群(孕妇、儿童、老年人、肝肾损伤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等)临床药理学与定量药理学研究,包括建立特定人群药动学-药效学虚拟人,揭示临床药动学-药效学关键环节及其显著影响参数,建立定量规律,提高临床精准用药研究效率;②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靶向肿瘤创新药早期临床研究与晚期临床药理学研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研究项目,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排名第六),人选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近5年以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50余篇。
  • 目录

    绪论  概念、历史与未来研究热点
      第一节  药动学概念与研究历史
        一、基本概念及房室模型动力学研究历史
        二、药物代谢的研究历史
        三、转运体的研究历史
        四、生理药动学模型的研究历史
      第二节  药效学概念与研究历史
        一、药效学的基本概念
        二、药效学的历史和发展
      第三节  临床药理学概念与研究历史
      第四节  临床药动药效学特点与未来研究热点
        一、临床药动药效学学科特点
        二、未来研究热点
    第一章  静脉注射给药药动学
      第一节  静脉注射给药的处置过程
        一、一般生理过程
        二、分布
        三、消除
      第二节  单指数处置特征与动力学概念
        一、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二、观测性参数
        三、药动学参数
      第三节  多指数处置特征与动力学概念
        一、分布相与消除相
        二、房室模型
        三、拉普拉斯变换的应用
    第二章  生物膜与药物分布
      第一节  分布过程
        一、分布研究意义
        二、生物膜与跨膜转运
        三、蛋白结合
      第二节  分布速率
        一、影响组织分布的主要因素
        二、灌注限速和渗透限速
      第三节  分布程度
        一、表观分布容积
        二、分布程度的评价方法
        三、分布与消除的动态过程
      第四节  蛋白结合动力学
        一、蛋白结合动力学
        二、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
    第三章  药物消除
      第一节  药物消除的概述
        一、消除的基本概念
        二、消除的类型和发生部位
        三、药物代谢
        四、清除率
      第二节  肝消除
        一、肝生理及解剖特征
        二、肝消除过程

        三、肝清除率
        四、渗透限速性消除
        五、肝转运体
        六、胆汁排泄与肝肠循环
      第三节  肾消除
        一、肾生理解剖特征及其主要功能
        二、肾消除过程
        三、肾排泄主要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四、尿药排泄速率动力学
        五、肾代谢酶
      第四节  消除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
        一、药动学参数
        二、消除动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三、代谢酶的诱导与抑制作用
      第五节  药物代谢酶的影响因素
        一、内在因素
        二、外在因素
    第四章  药物吸收
      第一节  血管外给药动力学
        一、血管外给药动力学过程
        二、血管外给药中的翻转(flip-flop)现象
      第二节  口服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
        一、胃肠道的生理解剖学特点
        二、口服给药的吸收过程与影响因素
      第三节  口服给药吸收程度的评估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一、口服给药吸收的程度
        二、系统前清除的评估
        三、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及其意义
      第四节  非口服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
        一、注射给药
        二、肺部吸入给药
        三、口腔黏膜给药
        四、眼部给药
        五、鼻腔给药
    第五章  药物效应与生物标志物
      第一节  药物效应评价
        一、药物效应变异
        二、受体理论
        三、治疗窗与治疗指数
        四、药物暴露量与效应研究方法
      第二节  生物标志物
        一、生物标志物定义与分类
        二、生物标志物开发与验证
        三、药效学生物标志物在药物开发和治疗的作用与应用
        四、安全性生物标志物在药物开发和治疗的作用与应用
        五、内源性生物标志物在药物开发和治疗的作用与应用
      第三节  药效学评估及治疗方案优化
        一、临床治疗中的药效学评估
        二、药物治疗方案优化
    第六章  恒速输注给药与多次给药

      第一节  恒速输注给药药动学
        一、药物浓度与时间关系
        二、输注停药后药动学
        三、快速静脉注射同时恒速输注
        四、缓慢分布特征
      第二节  多次给药药动学
        一、药物蓄积原理
        二、初始剂量和维持剂量
      第三节  时间依赖性药动学
        一、药物诱发时间依赖性药动学
        二、时辰药动学
      第四节  多次给药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与考量
        一、给药方案设计
        二、药效学考虑
        三、耐受性
    第七章  非线性动力学
      第一节  非线性动力学的定义
      第二节  非线性动力学的机制
        一、吸收
        二、分布
        三、代谢
        四、排泄
        五、转运体
      第三节  非线性动力学的判定
      第四节  非线性治疗学意义及其对新药开发的影响
        一、治疗学意义
        二、新药开发的影响

同类热销排行榜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