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借鉴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通过档案研究和话语分析,考察了18世纪晚期以来精英发明的关于美国文明特性、地缘政治身份和国际角色的叙事如何塑造美国的自我理解和外交政策,特别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形成的新国家身份叙事作为一种帝国话语在冷战时期如何推动了“西方”的形成,激发了美国的对外干预,振奋了美国人的精神,并加快了冷战终结的进程。本书为外交史研究提供新的阐释维度,有助于深化对美国外交政策和国家战略形成过程的理解。 -
作者介绍
王立新,男,1966年10月生,辽宁省兴城市人。199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美国史、美国外交史和中美关系史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1904-1928)》、《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和《历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约60篇。曾获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天津市优秀社科图书二等奖和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名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以及国家人事部、科技部和教育部等七部委发起的“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目录
导言
一 “国家身份”的含义、特征与构成
二 既有研究状况
三 本书的研究视角、方法和主要内容
上编 美国人国家身份观念的演变
第一章 一战之前美国人的国家身份观念
一 例外主义与美利坚文明的构建
二 大陆主义与美国的地缘政治想象
三 “自由的灯塔”:美国人的国际角色认知
第二章 两次世界大战与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
一 “西方文明”的发明与美国的“西方化”
二 “大西洋共同体”想象与美国新地缘政治身份的兴起
三 从“自由的灯塔”到“(自由)世界领袖”:美国国际角色的再塑造
下编 国家身份观念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
第三章 新国家身份叙事与冷战初期“西方”的形成
一 苏联对西方文明的“威胁”与遏制战略的出台
二 拯救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及其影响
三 保卫西方文明与大西洋共同体:北约的建立与“西方“的形成
第四章 “世界领袖”的信誉焦虑与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外干涉
一 荣誉、信誉与国际关系
二 信誉考量与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外干涉
三 信誉焦虑的后果:“帝国的过度扩张”
四 重视信誉的根源:“世界领袖”的“面子”及其他
第五章 重申例外主义:里根对美国国家身份的塑造与冷战的终结
一 战后美国例外主义的发展与国家自豪感的高涨
二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的“信心危机”与例外主义的式微
三 重申例外主义:里根对国家特性与身份的塑造
四 里根的话语战略与冷战的终结
结语 国家叙事、身份塑造与对外战略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同类热销排行榜
- 向着光亮那方/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16.8
- 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15.2
-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下)/培文书系21.6
- 答案之书(精)15.2
- 八万四千问18
-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作品系列10.4
- 耶路撒冷三千年(精)31.2
-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作品系列11.2
- 梦的解析15.92
- 鱼羊野史(第6卷11-12月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18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