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追溯了“乐”之理论在古代中国1500多年中(主要是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1世纪)的不断演进,通过梳理早期中国思想家对于道德本原的探讨和人生意义的寻求,追溯过去的智者(包括孔子、孟子、荀子、庄子、扬雄、陶渊明等)对于人生的问答,阐明何为美好生活以及如何实现这种生活。本书是作者积二十年之功所作,系统梳理和阐释了中国早期思想家与“乐”相关的理念,对其内涵、意义和情境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并将其与西方古典及近代理论相区分,对于跨文化交流和比较具有重要的价值。 -
作者介绍
戴梅可(Michael Nylan),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历史系教授。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早期思想史、中国艺术与考古,为相关领域最知名和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
目录
序
致谢
概述
历史背景
更大的寓意
第一章 即将开始的预览
关于“乐”的词汇
何为有益之“乐”
生理学角度的“乐”
“乐”的政治意义
“温故”
第二章 兴:音乐和友情的共鸣
音乐:理论之趣与实践效用
关于音乐力量的观点变化
音乐与友谊:共鸣
友谊的本质
交游
亲密友谊
交友有益
友谊作为一种社会模式
结论
第三章 孟子的主张:与民同乐
《孟子》首篇:进入乐国
《梁惠王》以外:《孟子》的其他篇章
快乐、政治与共同利益
第四章 荀子:“重明以丽乎正”
欲望与慎思
安乐的理想王国
“诚”:终极、不可侵犯之乐
第五章 人生要义:庄子的至乐
展示场景
何谓至乐
不确定原则
笑与忘
附 关于《庄子》的编纂年代与篇章结构
第六章 扬雄:“诗人之赋丽以则”
扬雄在早期写本文化中的著者地位
扬雄时代的文学素养与写作主张
对古人作品的沉迷
阅读与古典学问之乐
附 好古运动的简要背景
第七章 “半独立屋”:陶渊明与苏轼
陶渊明的世界
“归家”的意义
苏轼与陶渊明的精神契合
回归之乐
后记
征引文献
索引
同类热销排行榜
-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14.4
- 八万四千问18
- 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14.4
- 梦的解析15.92
- 我心温柔自有力量15.2
- 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纪念版)(精)19.92
- 幸福爱(从新手到高手的爱情修习课)15.92
-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全译全注)14.4
- 菜根谭/中华经典藏书7.6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