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从多民族文学史观出发,立足文学人类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四川省四市州主体民族文学的发展状貌的描述、归纳、比较与分析,展现四川省多民族文学的发展过程、状态与水平。在呈现四川省多民族文学发展状貌与特点的同时,为当代中国多民族文学发展作镜像观照。
本书既是文学的人类学描述,也是文学本体的考察。作者由外而内。由文学现场到文学作品,展示四川省多民族文学的特点、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文学和政治、区域、民族身份的关系作了思考,对多民族文学的发展未来也作了思考。 -
作者介绍
余红艳,女,四川仁寿人(蒙古族后裔),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写作学硕士,现为四川省社科院眉山分院专职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文学人类学研究、三苏文化研究、写作学研究;出版著作《张力思维与小说迷境——马尔克斯创作探》《文心雕龙儒家思想渊源论:孔子篇》;发表小说、散文若干。 -
目录
绪论
一 本书研究:多民族
二 本书为区域实证研究
三 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
四 本书框架
第一章 四川多民族文学的前世今生
第一节 古代四川境内多民族文学
第二节 当代四川多民族作家文学
一 汉族作家的代际
二 少数民族作家产生发展
第三节 当下多民族文学区域发展态势
第二章 汉族作家文学的成都模式
第一节 从《星星》创刊说起
一 文联作协成立
二 新时期民间团体喷发
三 90年代后平静写作
第二节 大众消费传播
一 鲁奖风波与文学事件
二 IP神话与市场营销
三 官方作为与民间立场
四 远离喧嚣
第三节 汉语自觉:成都汉族作家的文学追求
一 流沙河:回归传统古典
二 “废话教主”杨黎
三 何大草的神秘精巧
四 颜歌的俗人俗语
第三章 彝族作家文学的凉山模式
第一节 以汉语新诗发轫
一 “一步跨千年”
二 《凉山文学》
三 “凉山诗人群”
第二节 彝诗运动
一 官方传播
二 学院传播
三 民间传播
第三节 凉山诗人的抒情诗写
一 吉狄马加和倮伍拉且
二 巴莫曲布嫫和阿库乌雾
三 吉木狼格:非思与去民族
第四章 藏族作家文学的甘孜模式
第一节 创造品牌:由“康人”到“康巴作家群”
一 《贡嘎山》与《甘孜日报》
二 “康人”小说
三 “康巴作家群”
第二节 运作推广:由省到国
一 运作主体
二 运作模式
三 由“省”而“国”
四 运作结果
第三节 高地写作:甘孜藏人的价值输出
一 本土书写:意西泽仁、桑丹
二 高地写作:格绒追美、达真
三 非高地写作者的高地自信:列美平措、尹向东
第五章 藏羌作家文学的阿坝模式
第一节 藏羌混声
一 藏人新诗
二 《新草地》
三 羌族文学
第二节 多路径传播
一 阿来的个体传播
二 阿坝作家群的整体传播
三 灾后羌族文学的整体传播
第三节 世界与民族:藏羌作家的差异
一 藏地阿来:边地即世界
二 羌族书写:叶星光与谷运龙
三 羌族羊子:坚定地“说”
第六章 四川省多民族文学的发展特点
第一节 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则发展方向不同
第二节 四川省多民族作家文学发展与政治关系密切
一 文学作为国家事业
二 疏离与反控制
第三节 四川多民族作家文学的产生发展与区域关系很大
结语
一 多民族意识形态
二 多民族文学关系
三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同类热销排行榜
- 摆渡人14.4
- 目送/人生三书17.2
- 骆驼祥子10
- 乖摸摸头14.4
- 解忧杂货店(精)15.8
- 三体(Ⅲ死神永生)/中国科幻基石丛书15.2
- 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14.4
- 文化苦旅(新版)15.92
- 查令十字街84号(珍藏版)(精)14
- 看见15.92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