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澳大利亚新华书店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 红楼梦性别诗学研究
      • 作者:李丹丹|责编:沙嘉蕊
      •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ISBN:9787569941944
      • 出版日期:2021/05/01
      • 页数:201
    • 售价:23.2
  • 内容大纲

        一部蕴含着中国历史文化全息影像的《红楼梦》,其文本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历史讯息符码,同时也暗藏着大量的性别规则信息:比如对性别符号的调用、对性别展示方式的复杂呈现以及对性别角色的认同延宕等,不仅是考察曹雪芹性别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厘清这一系列性别暗示背后文化权力之争的重要途径。本书将从性别身份的视角,考察曹雪芹如何调用各种性别配置和符号,以安排和展示清代的性别规则以及隐藏在性别使用背后的其他文化寓意。
        在《红楼梦》中,性别不仅仅是一种区分生物性男女的简单范畴,而且是一种文化想象的符号、一种展示性别特权的方式、一种“纯洁”美学的修辞、一种对伦理秩序的颠覆力量,以及一种对明清“情欲”叙事传统的承接方式。本书将从这几个方面廓清《红楼梦》对性别话语以及性别认同的复杂呈现。一方面从叙事学方面展示微妙的性别配置如何成为作者型塑小说文本结构、主题内容和情欲复杂的诸多技巧之一,另一方面也考察小说中所用的多重性别符码同意识形态特权、文化规范以及伦理秩序的建构/颠覆之间的复杂关联。
  • 作者介绍

  • 目录

    绪论  方法与背景
      一、《红楼梦》性别问题的提出
      二、性别诗学的研究方法
      三、历史语境中的女性话语
    第一章  性别·美学·修辞
      《红楼梦》安排与展示清代性别的方式
      一、性别空间的流动:从闺房到大观园
      (一)性别得体原则与空间的伦理观念
      (二)从闺房到花园:性别空间的新开辟
      (三)乐境的建造与女儿生命情性的张扬
      二、有“个性”的领地——建筑样式、房屋分配、摆设与布景
      (一)对性别空间单一身份的僭越:潇湘馆与林黛玉
      (二)“去性别”化或阻拒性:蘅芜苑与薛宝钗
      三、用“纯洁”的艺术进行性别区分
      (一)诗/文与道德模式建构的话语权
      (二)女性领地的命名——获得“诗词”占有权
      (三)来自“诗”的救赎——香菱学诗的意义
      四、性别领地的被侵犯:当大观园“入画”时
    第二章  性别·情礼·秩序
      大观园对情礼秩序的演绎
      一、贾府秩序的建构——礼法的悖论性与情/理的流转
      (一)礼法对贵族世家阶级地位的建构作用
      (二)伦理秩序在家庭日常内部的有序展演
      (三)礼的双重性与《红楼梦》的难题
      二、皇权与省亲别墅——大观园的多重面孔
      (一)大观园的政治结构与秩序
      (二)皇家行宫与女儿乐园的相互流转
      三、母权与女儿乐园——女性领地的礼法秩序
      (一)母亲-妇人-女儿的内在结构
      (二)大观园日常运作的基础法则
      (三)婆子-小丫头-丫头-主子的等级制度
      (四)礼法秩序的必要与情礼兼备的尝试
    第三章  权力流动与性别倒置
      裙钗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一、中国妇女解放史的隐蔽脉络:探春可能“出走”吗?
      (一)鲁迅的问题:娜拉走后怎样?
      (二)曹雪芹的问题:探春定要出走吗?
      (三)脂粉英雄的道场:贾探春的启示
      二、末世:女娲补天与裙钗治家的同构关系
      三、疾病:秦可卿、王熙凤的齐家症候
      四、从女儿乐园到经济田庄一大观园性质的改变与探春的改革
      (一)从闺阁千金到理家人的身份转换
      (二)从审美价值到经济利息的视角改变
      五、女儿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第四章  性别·欲望·叙事
      《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与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
      一、从《金瓶梅》到才子佳人小说——明末清初小说从欲到情的主题转换
      (一)欲望书写的双重悖论:《金瓶梅》及艳情小说的难题
      (二)“以礼和情”:才子佳人小说对情、欲的平衡策略
      (三)位于情、欲张力场中的《红楼梦》

      二、从《风月宝鉴》到《红楼梦》——去欲化的表现策略与书写困境
      三、救赎与毁灭——对情之二重性力量的再思考
      (一)情作为救赎作用的尝试
      (二)情的吊诡能力:作为毁灭力量的情
      四、礼、欲夹攻中的情的双重困境
      五、“礼”的重建与困境的解决
    第五章  “女儿”
      能否成为文化危机的救赎?
      一、“女性气质”作为形而上(道德纯洁、政治干净)的象征
      (一)“香草美人”的隐喻系统与女性的道德纯净
      (二)才子佳人小说对“女性气质”的占有性使用
      二、宝玉的女儿崇拜与对女性生命形态的限缩
      三、宝玉偏执的人生视角与对女儿气质的偏执选择
      四、终将长大的“女儿”与终将逝去的“诗情”
    结语性别跨界与中国性别秩序的超稳定结构
    参考文献
    后记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