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考查历代之地域文学,京城文学往往是该时代最有价值的文学样本之一。这一方面是由于,京城这一文学平台,既能广泛容纳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又能便利地将各种文学观念广泛传播到全国各地。所以,建立在“五方杂处”基础上的京城文学,往往并不具有一种统一的风貌,而是呈现出极为驳杂的面貌,成为各地域文学百花齐放的缩影。另一方面,由于京城是“辇毂之下”的中央政权所在地,这一地域的文学受到政治的影响程度之深,亦远非其他地域文学可比。历代创作于高官文士之手的台阁庙堂文学,大多首创于京城。
《清初京城诗坛研究》一书,即是基于京城文学“五方杂处”与“辇毂之下”的双重属性,从诗人和文学流派两方面切入,对于清初京城诗坛之格局,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一方面,对活跃于清初京城诗坛的“贰臣”“遗民”“新贵”等各个文人群体及其代表人物,进行研究分析,重点在于其身份意识和文学创作,如何在京城诗坛这一平台上存在、互动与传播。另一方面,也对清初京城诗坛所流行的各个诗学流派,进行条分缕析,梳理其发展过程,并探讨这些诗学流派如何对清初诗坛整体格局产生影响。本书涵盖了清初京城诗坛的总体面貌,且对研究清初诗学发展历程,也能有所神益。 -
作者介绍
白一瑾,1980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明清诗文与文学批评研究。出版过《清初贰臣士人心态与文学研究》《明清鼎革中的心灵史—吴梅村叙事诗人物形象研究》等学术专著。 -
目录
序一 罗时进
序二 蒋寅
绪论 “五方杂处”与“辇毂之下”———清初京城诗坛概论
一、作为研究对象的“清初”与“京城”概念
二、京城地域文学独特性
第一章 清初京城文学的发端:贰臣诗人
第一节 京城诗坛“职志”龚鼎孳
一、龚鼎孳成为京城诗坛“职志”的过程
二、龚鼎孳与“失节文学”的自觉
三、正变相兼的诗学主张与实际创作
四、兼容并蓄的诗学观及影响
第二节 “京师三大家”
一、“京师三大家”的诗学理念
二、“京师三大家”的诗歌创作:以乱离之悲、故国之思、失节之苦为主体的变雅悲音
三、“京师三大家”对清初新进金台诗人的影响
第三节 清初京城诗坛的其他贰臣文人
一、吴伟业与京城诗坛
二、以仕为隐的梁清标
三、“烟霞之气著于眉宇”的王崇简
第二章 清初京城文学的接续:新贵诗人群体
第一节 “燕台七子”
一、“燕台七子”成员考
二、宋琬与京城诗坛
三、施闰章与京城诗坛
四、“燕台七子”其他成员
第二节 “海内八家”
一、关于“海内八家”的几个问题
二、“海内八家”成员
第三节 王士禛与京城诗坛
一、首次入京:来去匆匆
二、再入京城:崭露头角
三、三入京城广交文士
四、扬州归来力倡宋诗
第四节 清初庙堂诗人意识形态之建构———以施闰章、魏裔介和冯溥为中心
一、集道学家与文人于一身的儒家诗教倡导者
二、除旧布新批判晚明诗风以倡导盛世新风
三、回归儒家诗教传统
四、崇正抑变倾向
五、“雅正”前提下的兼收并蓄
六、清初庙堂文士诗学主张对康熙帝之影响
第三章 清初京城文学的别调:布衣诗人
第一节 河朔诗派
一、申涵光与京城诗坛
二、河朔诗派其他诗人
第二节 清初京城诗坛的其他遗民诗人
一、遗民门客纪映钟
二、游士诗人陈祚明
三、问君何事三千里春谒长陵秋孝陵———顾炎武入京考
四、伤心偶问长安路挥手终为太谷人———阎尔梅入京考
五、邓汉仪三入京城考
第四章 清初京城诗坛的多元化面貌
第一节 作为清初京城诗坛主流的七子诗风
一、七子诗风在清初京城诗坛成为主流的原因
二、北方“正统”与“南方”变体:七子诗风在清初传承的地域分野
三、“仿王李宗梁之遗事”的“燕台七子”
第二节 清初京城诗坛的竟陵遗风
一、竟陵派在晚明京城诗坛的流布
二、竟陵派入清后的式微
第三节 清初京城诗坛的宗宋风气
一、顺治时代的京城“宋调”:宗唐不废宋论的出现
二、康熙初年的京城“宋调”:由潜流暗涌到渐成气候
三、康熙十年以后的京城诗坛:“以宋驾唐”现象的出现
第四节 云间派在清初京城诗坛的流布
一、早期云间诗人与京城的渊源
二、后期云间派成员在京城的活动
参考文献
后记
同类热销排行榜
- 摆渡人14.4
- 目送/人生三书17.2
- 骆驼祥子10
- 乖摸摸头14.4
- 解忧杂货店(精)15.8
- 三体(Ⅲ死神永生)/中国科幻基石丛书15.2
- 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14.4
- 文化苦旅(新版)15.92
- 查令十字街84号(珍藏版)(精)14
- 看见15.92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