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澳大利亚新华书店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 中古咏史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 作者:王帅|责编:马明//邰淑波
      • 出版社:中国社科
      • ISBN:9787522712550
      • 出版日期:2023/03/01
      • 页数:265
    • 售价:39.2
  • 内容大纲

        本书从咏史意识、题材选择、社会风气、创作传统、写作技巧、文体互动等角度对中古咏史诗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重点分析了中古咏史诗的两大主题——士人主题和女性主题,深入分析了这两大主题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这两类主题在发展中不断拓展流变过程。同时,本书还注意到中古咏史题材的发展与其他题材存在着不同的互动关系,并着重讨论了述德、赠答、怀古、边塞、宫怨等题材和咏史之间的相互影响。
  • 作者介绍

        王帅(满族),先后毕业于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获得管理学学士、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2020-2022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宗教文学、宗教艺术研究。发表《论陶渊明咏史诗的新变》《藏传佛教关公信仰新论》等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佛教中国化视域下的印光法师研究”。
  •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动机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动机
        二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节  前人研究综述
        一  选本研究述评
        二  诗歌史研究述评
        三  咏史诗整体艺术特点研究述评
        四  咏史大家及《文选》咏史诗专题研究述评
    第一章  中古咏史诗的概念、类型与艺术特点
      第一节  中古咏史诗概念的再界定
        一  咏史诗概念的提出
        二  学界关于“咏史诗”内涵的讨论
      第二节  从“史”的含义看咏史诗的内涵
        一  正史载的历史人物与事件
        二  传说中的古代事件和人物
        三  文学史上虚构的艺术形象
      第三节  从“咏”的方式看咏史诗的分体
        一  檗栝本传的传体咏史诗
        二  寄予感怀的论体咏史诗
        三  起于“赋得体”的赞体咏史诗
      第四节  咏史诗的“三体并峙”:以西晋为例
        一  传体咏史诗发展
        二  论体咏史诗的新变
        三  赞体咏史诗的出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以史为鉴与追述祖德:咏史意识与咏史诗的产生
      第一节  两汉史学“致用”思想与咏史诗的产生
        一  西汉史学的“致用”思想
        二  以史为据:西汉对三代政治的推崇
        三  以史为鉴:西汉对秦亡教训的总结
        四  西汉文学创作中“咏史”意识的产生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述祖德风气与咏史诗创作的兴起
        一  述祖题材的产生及“咏史意识”的发展
        二  追述先祖:士人诗歌创作的“述祖德”成分
        三  颂美先王:乐府述德题材的“史诗”性质
        四  述祖德诗对咏史诗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罗列众事:中古咏史诗形式上的特点
        一  汉魏咏史诗中“罗列众事”的特点
        二  西汉文、赋中“以类相从”的写作方式
        三  两汉之际《史记》《汉书》中类传的创立
        四  咏史诗“罗列众事”模式形成、衰落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古咏史诗中的士人主题
      第一节  中古士族的发展对咏史诗主题的影响
        一  两汉“士大夫化”过程对咏史诗主题的影响
        二  六朝士人的思想分歧及其对咏史诗的影响
      第二节  贤士:汉魏咏史诗中的士人主题
        一  士大夫化的历程:汉代咏史诗中的贤士主题
        二  依附与独立的矛盾:曹魏文人咏史诗中的贤士

      第三节  寒士:左思对咏史诗主题的开拓与创新
        一  寒士主题的创立:左思《咏史》的最大创新之处
        二  梦想骋良图:寒士理想与志向的真实写照
        三  英名擅八区:寒士报国的理想与出路
        四  与世亦殊伦:寒士精神境界的解读
        五  创格:左思处理古事和古人的方式与角度
      第四节  隐士、贫士:陶渊明咏史诗研究
        一  陶渊明“隐士”思想的特质
        二  主题:陶渊明咏史诗中的隐士与贫士
        三  思想:陶渊明咏史诗中对“立名”的思考
        四  形式:对咏史组诗的形式的开拓
      第五节  名士:颜延之《五君咏》研究
        一  名士:陶渊明“立名”思想的实践与完善
        二  选材:诗人主体性的增强
        三  龙性难驯:对名士“风神”的捕捉
        四  形式:咏史组诗的进一步完善
        五  鲍照等人对名士的歌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古咏史诗的女性主题
      第一节  “咏”的角度的转变:以秋胡妻和班婕妤为核心
        一  从节妇到思妇:咏史诗中秋胡妻形象的转变
        二  从“有德有言”到“自伤自怜”:班婕妤和楚妃形象的泛化
      第二节  “史”的外延的扩展:以“昭君诗”为例
        一  昭君本事及其在两晋的发展
        二  石崇《王昭君辞》的首创意义
        三  “悲胡尘”与“怨画师”:南朝昭君诗内容的拓展
      第三节  “诗”的题材的开拓:“铜雀妓”与“长门怨”的写作
        一  铜雀妓形象的生成和发展
        二  南朝文人对铜雀妓的歌咏
        三  自悔何嗟及:南朝咏史诗中的“长门怨”
      第四节  咏史诗女性题材传承与发展的原因
        一  西晋咏史诗中“崇妇德”主题的成因
        二  诗歌的近体化:女性主题转化的内因
        三  崇德到娱情:女性主题转化的外因
        四  小说的勃兴:南朝咏史诗女性题材来源的扩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古咏史诗与其他诗歌题材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咏怀对咏史的影响:以阮籍为中心
        一  “咏”和“史”的比例调整
        二  “史”与“我”的进一步结合
        三  组诗的形式的开拓与发展
      第二节  士人主题转化:咏史诗对怀古诗的催化
        一  怀古诗的含义及其与咏史诗的关系
        二  兴亡:怀古诗中的家国情怀
        三  贤愚:怀古诗中的人物评骘
        四  咏史对怀古题材的催化
      第三节  咏史和游侠题材的交集和疏离
        一  汉魏诗歌中的游侠:曹植《白马篇》的经典意义
        二  张华咏史诗中对游侠的矛盾态度及其成因
        三  从《白马篇》和《刘生诗》看游侠与咏史的疏离

        四  咏史与游侠题材的互动关系
      第四节  中古诗歌题材互动的原因
        一  从《诗经》到《文选》:对诗歌题材分类的认识过程
        二  从《文选》看萧统对诗歌题材的认识
        三  从《文选》看中古诗歌题材互动的原因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