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在文学人类学视野中把握文学现象和发展态势,对20世纪以来的小说创作现象进行梳理,指出许多小说融合了民族志的文化记忆功能,从而界定和阐释了“民族志小说”概念,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民族志小说批评,并在“全球化”背景下探讨民族志小说对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建构的作用,是一部在当代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方面有一定的创新性的学术著作。 -
作者介绍
叶淑媛,女,1975年生人,甘肃省西和县人,文学博士,兰州文理学院院长,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在站博士后,鲁迅文学院第26届中青年作家(文学批评)高研班学员,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文学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民族文学研究》《兰州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西北民族研究》《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文艺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30余篇,参著有《人类学视域中的中国西部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古道意象》敦煌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边缘文学的自信与自省》(兰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等。获第七届敦煌文艺奖、第五届黄河文学奖、首届甘肃省文艺评论奖、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等奖项。并有诗歌和散文作品在各类报刊发表。 -
目录
序言:文学人类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收获
导论:民族志小说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一、民族志小说的提出与研究目标
二、批评视角的转换:从人类学小说到民族志小说
三、批评范式的建构:民族志小说批评四个维度
四、民族志小说研究的意义和难点
第一章 民族志小说理论探源
一、民族志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二、民族志的发展及其与文学文本的交界融合
第二章 民族志小说:新世纪小说的新浪潮
一、当代民族志小说新浪潮
二、民族志小说观念
三、新世纪民族志小说兴盛的原因
第三章 历史民族志小说:历史人类学与文学叙事的复合
一、《走婚》《炎黄》:历史民族志小说的典范
二、《瞻对》:在非虚构写作与历史民族志小说之间
三、历史民族志小说:历史小说的新创获
第四章 民族志小说:汉族作家“写民族文化”的新探索
一、边地书写与族群文化记忆
二、《额尔古纳河右岸》:鄂温克族文化的文学呈现
三、《最后的巫歌》:在神话与现实的交织中探秘民族文化的密码
四、汉族作家的民族志小说复杂的文化立场
第五章 民族志小说:少数民族作家对母族文化的文学呈现
一、藏地书写的迷思
二、阿来作品的民族志意义与文学情怀
三、《祭语风中》:藏族历史生活图景和民族心魂的安放
四、汉族作家与少数民族作家的民族志小说比较
第六章 当代生活认知与民族志小说
一、王安忆的“上海文化”小说:关于上海经验和上海文化性格的探讨
二、《富萍》:20世纪60年代上海移民生活文化的写照
三、《我爱比尔》:20世纪90年代后殖民图景中“第三世界”文化焦虑的隐喻
四、《月色撩人》:新世纪蓬勃进取与虚无颓废交织的都市文化精神
五、“上海文化精神三部曲”的认知性关联
第七章 词典体新民族志小说
一、《马桥词典》:词典体新民族志小说的奠基之作
二、《词典:南方工业生活》:认识工业社会与打工者
三、沿着《马桥词典》与新民族志小说的余韵
第八章 志书体的民族志小说
一、《上塘书》:在“志书”的形式下揭示乡村文化的隐秘
二、《地方性知识》:方志体、“地方性知识”与地缘文化心理的诗意描述
余论:文学的民族性建构与民族志小说
一、新时期文学的民族性建构的回顾与思考
二、民族性建构与传统重构
三、新时期文学民族性建构的自觉和实践
四、民族志小说在文学的民族性建构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同类热销排行榜
- 摆渡人14.4
- 目送/人生三书17.2
- 骆驼祥子10
- 乖摸摸头14.4
- 解忧杂货店(精)15.8
- 三体(Ⅲ死神永生)/中国科幻基石丛书15.2
- 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14.4
- 文化苦旅(新版)15.92
- 查令十字街84号(珍藏版)(精)14
- 看见15.92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