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以“两晋文学版图演变研究”为论题,旨在重点探讨以下两大论题:一是两晋文学版图的演变轨迹与规律;二是两晋文学版图演变的文学史意义与价值。前者是本书的主体所在,后者是对前者的总结和升华。
本书力图借鉴文学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重点还原和揭示两晋文学版图演变的轨迹与规律,并借此重新审视和诠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与价值。 -
作者介绍
洪文莺,2019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现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现代文秘专业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中国古代文学地理。 -
目录
第一章 两晋文人数据统计与地理分布
第一节 西晋文人考录与地理分布特点
一、西晋文人籍贯、作品等信息考录
二、西晋文人地理分布的特点与趋势
第二节 东晋文人考录与地理分布特点
第二章 西晋洛阳文学中心
第一节 在洛文人经历的南北迁移
一、曹魏入晋后有南游经历的洛阳北人
二、吴蜀灭亡后北上入洛的南人
第二节 南人北上洛阳后的交游与创作
一、南人入北的待遇与身份认同
二、南人在洛的交游与创作特色
三、“二十四友”中南北文人的构成与创作
第三节 洛阳文学中心强化的“忧生”主题
一、“忧生”主题下悲慨与华丽的文学风格
二、洛阳文学对东晋南渡后文学的影响
第三章 东晋初期建康文学中心
第一节 建康文学中心的形成
一、永嘉之乱与衣冠南渡的不同路线
二、“百六掾”成员与笼络南士
第二节 北人南下建康后的心态与南北差异
一、南渡北人的心态与身份认同
二、南北文人的差异与融合
第三节 建康文学中心凸显的“中兴”主题
一、建康文学中心绮靡与玄淡的双面风格
二、建康文学中心产生的影响
第四章 东晋中期会稽文学中心
第一节 苏峻之乱与建康——会稽中心的兴替
第二节 北人移民后代的江南本土情结
一、土断入籍与北人移民二、三代身份认同的变化
二、中原向心力的弱化与反对回迁中原
第三节 南北士族文人融合的兰亭雅集
一、兰亭雅集的成员关系与南北士族文人比例
二、东部兰亭诗人与西部荆楚文人的互动及影响
第四节 会稽文学中心的主题:玄言与山水文学
一、南渡玄风、西部摹景东传与会稽山水文学
二、南方吴越本土缠绵细腻的审美传统
三、南渡北人对江南民间乐府的吸收
四、会稽文学中心的深远影响
第五章 东晋中期江陵文学中心
第一节 西陲江陵文学中心的形成
一、“荆扬之争”与荆州西部中心地位的凸显
二、桓温对会稽、建康著名文人的强行征召
第二节 东、西部文学中心的鲜明差异
一、地域文化差异:荆楚故地与吴越故地
二、政治局势对立:荆扬之间中央与强藩的斗争
三、文人身份差异:西部寒门庶族与东部门阀士族
四、文学创作差异:题材与审美
第三节 江陵与东部会稽、建康文学中心的互动
一、桓温幕府中东、西部文人频繁的双向互动
二、江陵山水文学对会稽文学中心的东传与影响
第四节 江陵文学的主题:应制与嗟时文学
一、江陵中心应制文学之盛
二、江陵中心的“嗟时”主题
第六章 东晋后期寻阳文学中心
第一节 寻阳文学中心的形成
一、寻阳:东、西交汇的中心点与必经之地
二、孙恩之乱、佛道兴衰与会稽——江州的中心转移
第二节 文人流动对寻阳文学的重要影响
一、陶渊明在东、西部之间的流动及对其创作的影响
二、慧远与东、西、西北三地文人的交往
第三节 寻阳文学中心的主题:宗教与田园文学
一、慧远白莲社等人的游庐山作品
二、陶渊明在寻阳庐山下的隐逸及创作
三、寻阳文学对后世江南文学的影响
第七章 两晋文学版图演变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五大文学中心的时空演进
一、两大都城轴心的时空演进
二、三大文学亚中心的时空演进
第二节 两大文学轴线的相互交融
一、“南一北”方向文学轴线
二、“东一西”方向文学轴线
第三节 双重原型空间的深远影响
一、会稽——“山水文学”原型空间的影响
二、寻阳——“田园文学”原型空间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同类热销排行榜
- 摆渡人14.4
- 目送/人生三书17.2
- 骆驼祥子10
- 乖摸摸头14.4
- 解忧杂货店(精)15.8
- 三体(Ⅲ死神永生)/中国科幻基石丛书15.2
- 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14.4
- 文化苦旅(新版)15.92
- 查令十字街84号(珍藏版)(精)14
- 看见15.92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