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本书梳理了台湾光复初期(1945-1949)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权力场域对文学生产的影响。以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为分界,分析“二二八事件”前后报纸、杂志所构成的文化场域中,两岸文化人如何与国民党政权的文化宣传进行意识形态的斗争。
本书对光复初期台湾文化场域与文学思潮问题的梳理,首先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台湾的文化人在尚未经过后来国民党官方意识形态压制时,他们如何批判殖民地时代日本对台的剥削统治,如何思索台湾文化的主体性与中国现代性的问题;其次将有助于对战后台湾文学发展的结构性社会因素有更清楚的认知。对于今日台湾重新思考如何"回归中国"亦有可资借鉴之处。 -
作者介绍
徐秀慧,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台湾文学所所长,兼任中国丁玲研究会理事、台湾夏潮联合会副会长。著有《战后初期台湾的文化场域与文学思潮(1945-1949)》(2007)、《跨际的台湾文学研究——乡土、左翼与现代性的反思》(2009)、《光复变奏——战后初期台湾文学思潮的转折期》(2013)、《黄春明小说研究》(2022);编有《彰化文学大论述》(2007)、《从近现代到后冷战:亚洲的政治记忆与历史叙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前卫的理想主义——施淑教授七秩晋五寿庆论文集》(2015,与胡衍南合编)、《叶荣钟选集书信卷》(2020,与叶芸芸合编)。 -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回归中国与台湾政经社会的危机
第一节 光复前史:光复运动与行政长官公署的设立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接收与官僚体制的确立
第三节 中央、长官公署双重经济接收
第四节 “光复变奏曲”:从“二·二八事件”到“美军协防”
第二章 权力场域的结构与自主性文化场域的生成
第一节 长官公署的文化政策:保守与民主的缝隙
第二节 官方报刊的势力角逐与民主文化人的介入
第三节 民间报刊的人脉与政治倾向
第三章 左翼言论、民主思潮与“二·二八事件”的革命困境
第一节 “三民主义热”与社会改革意识
第二节 国内政治动向与台湾政治出路
第三节 殖民地的伤痕:“二·二八事件”与台湾文化的局限性
第四章 台湾文化的重建与左翼文学思潮的复苏
第一节 龙瑛宗之“科学的世界观”与台湾文化重建
第二节 “鲁迅热”与左翼文学思潮的复苏
第五章 去殖民地化与新中国的召唤
第一节 台湾文学的“特殊性”与“一般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理念的复苏与中挫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同类热销排行榜
- 摆渡人14.4
- 目送/人生三书17.2
- 骆驼祥子10
- 乖摸摸头14.4
- 解忧杂货店(精)15.8
- 三体(Ⅲ死神永生)/中国科幻基石丛书15.2
- 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14.4
- 文化苦旅(新版)15.92
- 查令十字街84号(珍藏版)(精)14
- 看见15.92
推荐书目
-
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独家授权《孩子你慢慢来》20周年经典新版。她的《...
-
时间简史(插图版) 相对论、黑洞、弯曲空间……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
-
本质(精) 改革开放40年,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技术突变、产品迭代、产业升级、资本对接...